他的运气比张鸿功要好得多,带领军队在蓟州城内吃了半年多的免费食物,而且遵永大捷的功劳还落在了他头上。
本来以为自己只是临时担任一段时间的总兵,但有了大功在身,反而在九边之一的汕西镇的总兵位置上坐稳了。
接到命令的王国梁不敢掉以轻心,因为他知道就在他回到镇上之前,前任巡抚因为剿灭贼寇不力已经被关进监狱,同期被关进监狱的还有三边总督杨鹤。
和王国梁一同去剿灭贼寇的还有参将白安和虎大威,三人总共带领了七千兵马,全部是刚从京畿回到镇上的兵马。
对于剿灭贼寇,王国梁并不怎么担心,流寇、流寇,厉害的是逃跑,一群农民怎么可能是吃了半年饱饭的士兵的对手?
年初永和、蒲县也有一股流寇窜了过来,仅凭留在汕西的残兵就将他们赶进了山里。
他也听说这股流寇是从境外进来的,据说拥有大量马匹,还有不少火器,王国梁也有些忧虑,从宁武出发后他一路上就叮嘱白安、虎大威要小心些。
实在没办法时一定不要攻城,最好等流寇自己从泽州逃走。
因为无论是山陕,流寇从来都不曾长期占据城池,等他们在泽州抢够了,总是要换到下一个地方去抢掠,到时候就能在野外攻击他们。
从宁武到泽州几乎贯穿了整个汕西,王国梁带领着兵马也不急躁,从驻地出发去剿灭贼寇是大明官兵们最喜欢做的事情。
在大多数情况下,城墙环绕的城市不会允许军队进入,但在城墙之外,却成了士兵们的自由天地。
他们沿着汾河从太原出发,一路向平阳府(临汾)进发,沿途尽是富饶的汕西地区。
掠夺是一项需要技巧的活动,汕西虽然不及河南那样富庶,但同样遍布着王公贵族和士绅的庄园。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被官兵掠夺几乎是无济于事的,因为许多地方的官府无法提供足够的军粮,若不进行掠夺,士兵们在行军途中就可能四散而去。
在行进过程中,夜不收被派遣至五十里外,这并非为了侦察敌情,而是为了确认前方的村落是否属于宗室或士绅的领地。
在王国梁还是副将时,他就非常享受带兵出征的乐趣,但除了北伐之外,他鲜有机会在内地行军。
即便有机会剿灭盗贼,大部分时候也是与总兵一同行动,掠夺所得的财物还需上缴三四成。
这次,他终于成为了总兵,每隔两三天,白安和虎大威就会送来金银财宝,更不必提他直属部队的进贡。
在短短二十多天里,王国梁就收集了超过一万两的金银,其他如布匹和绸缎更是装满了几辆大车。
他希望行军的时间越长越好,但最终还是抵达了平阳。
从京城返回的将领们都晋升了官职,但朝廷却无力给予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