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阮氏三雄的水鬼营小船悄然行驶在黄海的波涛中,他们一路小心翼翼地沿着熟悉的水道前进,目标直指登州水师的腹地。阮氏三雄率领的水鬼营166艘小船在黄海海域进行侦察行动为背景的。他们的任务是为主力舰队开路,毕竟他们是京东人熟悉地形,探明宋军在京东半岛沿岸的巡逻路线。然而,在这片辽阔的海域中,在靠近密州(今青岛南)至嚶游山岛一带时,水鬼营不幸遭遇了宋朝澄海军的巡逻船队发现。
澄海军指挥使陈定此时指挥着42艘大海鳅沙船,这些船只不仅装备了传统的人力投石机,还搭载了大量早期火药制成的震天雷,武器装备较为齐全。更为致命的是,这些沙船还装有一种名为「拍杆」的武器——一种专门用来击沉敌方中小型船只的重型装置。
面对宋军的突然出现,阮氏三雄并未立即与其交战,而是迅速做出判断,决定分兵迂回,并利用海岛和海雾的掩护尽可能避开宋军锋芒。然而,澄海军的船只以大沙船为主,速度虽然不快,但火力强大、船身坚固,很快追击上了部分阮氏三雄的小船。
随着澄海军的指挥使陈定带领船队紧追阮氏三雄的水鬼营小船,海面上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陈定是个老练的海战指挥官,经验丰富,知道这些小船虽轻便灵活,但若能逼迫他们进入澄海军的火力范围,就能凭借手中更为强大的武器彻底击溃他们。
澄海军的船队庞大,几十艘战舰在海面上形成了一道铁壁,迅速向水鬼营的小船围拢过来。阮氏三雄立刻意识到形势不妙,他们的轻舟虽能在浅海游刃有余,但面对澄海军的重甲战舰,便显得捉襟见肘。
宋军的攻击开始变得猛烈。投石机和火箭从宋军大海鳅沙船上连续发射,震天雷的爆炸声此起彼伏。阮氏三雄的水鬼营小船虽然灵活,但在密集的火力下也难以全身而退。特别是拍杆的使用,几艘小船被直接拍沉在海面上。眼见无法单独脱身,水鬼营被迫在海上与宋军展开了游击战,以争取时间等待明州主力舰队的到来。
阮通迅速发出信号,水鬼营的小船立刻转舵,飞快向着远海方向撤退。澄海军的船队紧追不舍,海上弓箭手的箭矢划破空气,雨点般射向水鬼营的小船。然而,阮氏三雄早已预料到这种情况,他们的船只在海浪间如鱼得水,灵活地避开了大部分攻击。
黄海上空,乌云密布,一场风暴似乎正在酝酿。阮氏三雄的小船在前方不断游走,企图将澄海军引向远海,但陈定并不急于求成。他深知手下那42艘大海鳅沙船的威力,一旦对方小船进入射程,他们手中的「拍杆」可以将这些轻舟直接拍沉,而震天雷则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然而,陈定的谨慎和慢速行进,给了舟山海军旅布下陷阱的机会。方梦华指挥着她的千料楼船逐步靠近,一道道信号旗在海面上飞快地传递着命令。此时,海风骤起,浪花翻滚,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鸣奏序曲。
海战一触即发。
随着追逐战的升级,远处的海面上,舟山海军旅的大船开始出现。就在水鬼营沉没超过三成船只岌岌可危之际,方梦华指挥的舟山海军旅终于赶到了战场。这支舰队包括52艘楼船和277艘由漕帮组成的小船,他们迅速展开攻击,企图将澄海军围困在狭小的海域内。那些千料楼船在海面上如同移动的堡垒,缓缓靠近澄海军的船队。方梦华站在旗舰的船头,冷静地注视着眼前的局势。
她一挥手,号角声顿时响起,舟山海军旅的船只立刻呈扇形展开,围向澄海军。阮氏三雄在前方引导敌军,而方梦华的大船则从后方合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陈定的船队突然感受到前方的海域中有异样的波动。他抬头一看,竟发现远处的海面上,巨大的舟山海军旅战船正如同鬼魅般出现在眼前,仿佛从海雾中生长出来。他心中一沉,意识到他们被引入了敌人的包围圈。迅速下令将船只聚集在一起,试图以坚固的防御阵型抵挡舟山海军旅的攻击。
「全军戒备!」陈定高声命令道,澄海军的战船迅速调整阵型,准备迎击。大沙船上的投石机被迅速装填,震天雷也纷纷就位,准备随时发射。
然而,还没等他们完全布置好,舟山海军旅的战船已经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千料楼船上的投石机首先开火,巨大的石块划破天空,带着尖锐的呼啸声砸向澄海军的阵型。几艘大沙船中弹,船体被砸得剧烈摇晃,甲板上的士兵纷纷跌倒在地。
紧接着,震天雷也从舟山海军旅的船上发射,火光在海面上炸裂,浓烟和火焰瞬间吞噬了几艘澄海军的船只。战场陷入了一片混乱,澄海军的船只在敌军的猛烈攻势下,纷纷开始反击。
随着两军的接近,海战瞬间爆发。澄海军的战舰开始使用投石机和火箭还击,巨大的石块和火焰划破天空,砸向舟山海军旅的船只。海面上顿时火光四起,战斗的喧嚣声传遍了整个海域。
战斗在海上全面展开,澄海军一方面利用大沙船的强大火力对抗明州的楼船,同时也在努力防御漕帮的小船突袭。阮氏三雄的小船与主力舰队合流后,战斗节奏变得更加激烈。
然而,舟山海军旅显然比澄海军更为有备而来。千料楼船上的投石机开始猛烈反击,巨大的石块携带着惊人的力量砸向敌舰,将澄海军的船只砸得木屑横飞。船上的震天雷更是掀起滔天巨浪,将敌舰炸得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