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吴秀诚暗中投靠了南平王的事,楚帝只要一查,就能知道得一清二楚。
那么,南平王被楚帝猜忌之后,谁受益最大呢?
鄱阳王以及江夏王!
荀歆至此,总算摸清了这个阴谋的来龙去脉。
八年前,昌侯于乱军中逃到北凉人手中之后,这个利用昌侯,扰乱东楚的计划,就正式拉开帷幕。
北凉人先是利用与楚帝有夺妻之恨的王复,在京城安插了谍者鲁元。
鲁元又控制了因贪婪,而私自动用太府的钱放高利贷,以从中获取暴利的吴年之。
然后又通过吴年之,搭上了赌鬼谢玄之,并从谢玄之口中,知道了江夏王收买了左武卫大将军卫慈的事实。
为了保护卫慈,江夏王开始了与北凉的合作。
他们最初是如何谈的,荀歆并不知道。但荀歆能推断出,突然声名鹊起的自己,肯定打乱了北凉人的计划。
所以,崔潺亲自点名,将自己拽进了局里,并利用他的手,抛出了与北凉眉来眼去已久的吴年之及王复,使大楚的朝堂,乱成了一锅粥。
甚至乎,为了让大楚的混乱最大化,崔潺连谍者鲁元,都舍弃了——他、将鲁元的身份,告诉了江夏王和鄱阳王。
两王得到消息后,为了避免被楚帝认为,他是在污蔑兄弟。所以,就派门客在京中传播,鲁元躲在吴年之家中的消息。
至于荀子敬,他只不过是比荀歆先一步听到了这消息罢了!
这一段,荀歆虽只是猜测,但也是有根据的:
因为但凡鄱阳王确实完全没有私通北凉的嫌疑,楚帝都必然会严惩南平王和江夏王,以警告天下人,触碰私通敌国这条绝对红线的下场。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案情远未查清的时候,就一锤定音地诏令有司,将罪责都推在王复和吴秀诚父子身上。
毕竟,若真的查明,楚帝的三个儿子,都私通敌国。那东楚的覆灭,也就指日可待了。
不过,楚帝虽庇护了三个皇子,但三王的得失,却不尽相同。
南平王是唯一的输家。
因为他不仅涉嫌收买楚帝的近臣,还涉嫌与北凉交好!也多亏超过半数的朝臣是支持南平王的,要不然,南平王现在,已经死了!
而另外两王,则要看崔潺有没有上交他们的罪证,如果没有,他们暂时来说,算是赢了。
当然,最大的赢家,还得是荀三公子!
因为荀歆不仅躲过了崔潺给他设下的必死之局,还借助这个局,从一个窝囊废,一举成为名满京城的麒麟才子!
“婉儿,接下来,我得查清楚,鄱阳王和江夏王,究竟都与崔潺,聊过些什么。”荀歆道。
他必须这么做,因为经在查案的过程中,接触到了这两王的许多不愿为人所知的秘密。江夏王还好说,因为荀歆已经捏到了他的软肋——卫慈。
但鄱阳王的把柄,荀歆却是一无所知。
所以,他必须尽快找到鄱阳王的七寸,如此才能逃过灭口之祸!
“有需要我的地方,只管开口。”萧婉儿尽管面露忧色,但却并没有选择劝阻荀歆,或是先行逃避。
“能遇见你,是我的福气。”荀歆起身,郑重一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