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科幻 > 南陈帝业 > 第100章 楼兰

第100章 楼兰(1 / 2)

北周建德二年(569年)四月二十七。

    吐谷浑,鄯善,楼兰城。

    蒲昌海畔,在愈发毒辣的日光之中,一个年岁约莫六旬的老者,正系了脚下的小舟在岸,取了今日的渔获,行到水畔的树荫下稍歇。

    望着蒲昌海里蓝黑色的湖水,再看了看手中那点可怜的渔获,老者的心中不由生出一顿感慨。

    他叫李汉儿,现年五十七岁,是北魏皇兴年间(467-471年),朝廷弃守鄯善时,遗落在楼兰的戍卒之后。

    如今的楼兰城中,似他这般中原遗民还有四十来家,而整个楼兰城,亦大抵不过四五百人了。

    李汉儿还记得自己幼年时,楼兰城中尚有二三千人时的繁盛。

    他生来就是蒲昌海上的渔民,从来没有去过楼兰之外的城镇。

    他不知道离开了自己的船和蒲昌海的水,在四面无垠的沙漠之中,要如何求生。

    因此,在成年之后,他便时常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悲哀。

    孔雀河的来水在减少,楼兰城的绿洲在缩小。

    在这之后,无数的居民抛弃了这里的土地逃往他处,便是往来的商旅也日益稀少了起来。

    前年,他从一个买他渔获的粟特商人口中得知,现在从于阗东行的商旅已多改走南面的鄯善、吐谷浑路,不走楼兰了。

    李汉儿对吐谷浑人的印象,尚还停留在十七年前。

    那时,从他记事起便统治着楼兰城的鄯善王,因交不上给吐谷浑人的贡奉,竟带着楼兰城中千余口夷汉百姓,东过白龙堆,往玉门关内附中原朝廷去了。

    李汉儿犹记得当年那个戴着毡帽的吐谷浑贵人,见到城中已是人去楼空时,气急败坏的模样。

    当然,也或许是那吐谷浑人征走了他家中仅有的三十斤鱼干,才令他在许多年后仍然对此事记忆犹新。

    不过,在那之后,已占了鄯善国都扞泥城数十年的吐谷浑人,似乎也对自己这群已穷得榨不出一点油水的楼兰遗民失了兴趣,将城中剩余的青壮尽数掳走之后,他们便再也没有来过此地了。

在树荫下歇得差不多了,李汉儿便止了游思,拎着几尾鲜鱼,往楼兰城中最后一座佛寺走去。

    佛塔的背阴之下,年已五旬的老僧法空,正在颂念着经文,望见远处拎着鲜鱼而来的李汉儿,他便止了修行。

    “大师,李汉儿今来布施鲜鱼两尾!”

    远远地,法空已听到了李汉儿的声音,他是出身于阗国的僧人,在此传法三十年,饮食从来不拒荤腥。

    当下,他被那鱼儿将腹中馋虫勾动,竟也起身相迎。

    接过那两尾鲜鱼,在手中掂了掂重量,法空谢道。

    “李施主有大功德,来世必生天人道。”

    “寺中昨日得麦一斗,今日正可做些鱼羹,请李施主同食之。”

    李汉儿闻言哈哈一笑,他的儿子在十七年前跟随鄯善王去了敦煌,在这楼兰城中,他一早便已孤苦无依,是以常常来此布施鲜鱼,以换些五谷入腹。

    除此以外,他也常需和这法空和尚说些话语,以解烦闷。

    见法空已吩咐完了寺中沙弥炊食之事,他便在阴凉处寻了个石阶坐下,同法空搭话道。

    “大师,上回你道后汉之后,前魏便在这楼兰城中设了西域长史以为屯守,那为何后来后魏时这楼兰城中的汉军屯守便废弃了。”

    法空虽是于阗国人,却偏生喜欢东土史事,常同来往之人聊些史事掌故,却竟也成了当世最了解楼兰的于阗人。

    见李汉儿问起上回尚未说完的掌故,他也是来了兴致,便搬了胡床坐下,道。

    “上回我道,前汉之时,汉使傅介子刺楼兰王于此城之中,悬首于北阙,楼兰国因此易名鄯善,都城南迁至扞泥城。”

    “后来汉宣帝再开西域,置西域都护府于轮台,而楼兰地处要冲,汉军亦因之代代置兵于此。”

    “其后至于曹魏之世,中国虚弱,不能威远,魏帝遂置西域长史府于楼兰为屯守。”

“自此西域交通中国,皆由此道,而楼兰最盛之际,亦在于昔时。”

    “施主今日可是想听,楼兰如何而衰?”

    李汉儿点了点头,他时常有种自己明明活得很努力,日子却越来越难过的感觉。

最新小说: 末世,我骗男主说我是他女朋友 分手后,我把前女友炼成僵尸! 末世神话降临 殿上欢 民间诡闻实录 深情已迟暮 毕业后不做牛马,去当赏金猎人 末法时代:开局在港岛血祭炼尸! 开局一颗种子,还好我有概率眼镜 娇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