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俭纠集其中义勇,又得兵二千余人,于是移镇安罗城。
————
周罗睺破金城时,新罗将异斯夫引大兵七千在外,与百济相拒,未分胜负。
既得国中报书,异斯夫言笑自若,并密杀报讯者,不以报书示人,军中于是无疑。
明日,异斯夫集将官言高句丽入寇北境,王命众军先向国原。
国原,新罗陪都,北境重镇。
其时,高句丽多与新罗战,将官皆不疑其命。
异斯夫军至国原外,未及入城,异斯夫集总将校于帐,杀其亲眷陷金城者,并出国中报书示于余官。
将校以异斯夫有婚于新罗王之母,实为国父,于是推异斯夫为葛文王,即新罗副王,总领新罗军、政之务。
异斯夫入国原,尽诛城中谋议降陈者,于是权位益固。
异斯夫又遣使告新罗北道诸官,诸官以异斯夫久在军中,多得人望,于是多附之。
又有贵人进言异斯夫,“王驾今已陷于陈人,将军不若自为国主,以安众心。”
异斯夫怒,欲斩之,左右固劝乃止,异斯夫遂有称王之意。
高句丽王高阳成闻新罗国变,国王陷于陈人,大喜,急发兵二万,往击新罗,欲复旧土。
百济王知新罗国变,亦喜极,召前时东攻新罗之军还朝,再征士伍,集兵万人,北讨,剑指新罗南汉山城。
八月。
异斯夫得报百济、高句丽皆发大兵,急令北道诸城征精壮,以备侵扰。
异斯夫自率精兵六千,轻装简行,急向南汉山。
百济王扶余昌轻敌冒进,前军败于南汉山城,异斯夫纵兵追击,百济军大败,被斩二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