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原野之上,一场生死角逐正在上演。高悬的日光将野兽的皮毛染作黄金的颜色,其矫健的身姿,如同穿梭在大地上的黄色幽灵。
而这一支黄色幽灵般的狮群,正配合默契地追逐着自己的猎物。那是一只相对幼弱的雄性斑马,在方才狮群所发动的突然袭击中与族群分散,从而被选中成了狮群的主要目标。但这位年轻的少年显然没有打算坐以待毙,它矫健地、耗尽全身解数地奔跑,闪电般疾驰,身上的斑纹,宛若流动的黑白涟漪。
但在数只健壮雌狮的围攻下,可怜的猎物还是难以招架。从第一颗锋锐的獠牙狠狠嵌入它的身体开始,结局已然注定。
可怜的雄斑马发出绝望的哀鸣。
你听过动物临死时的鸣叫吗?
那是与平时截然不同的、变了调的、像水含在喉咙里一样粘稠、又蜂鸣一样尖锐的……用任何言语都不足以准确形容的声音。那是一种……让人听起来就非常不适,非常明确地可以意识到一件事的声音:
【有什么东西正在死去。】
但狮群摇曳尾巴,开始享用自己的美食。它们几乎是活吃了这顿美味,猎物的哀鸣对其而言不过是佐餐的伴奏。
这对它们来说或许是最悦耳的声音。
“……运气不错。撞上非洲狮捕猎。”
林涧溪收回望远镜,递给女儿。陆昭昭摇摇头,隔着车窗,就在不足三十米的地方围观着狮群的进餐。
“……真是一片适者生存的土地。”
“自然界总是如此。美丽,又残酷。”
陆昭昭望着窗外。她没有因那份残忍而移开视线,她很清楚什么是大自然——
斑马固然可怜。可不狩猎斑马,狮子就会饿死。
莫非嗷嗷待哺的幼狮就不可怜?
她看着那血腥、原始的一幕,忍不住从心底里生出同情与悲悯,几乎要到憎恨狮群的地步;但她也同样知道,当看到因饥饿死去的幼狮尸骨时,她也是这么想的。
而事实则是:
斑马没有错。狮子没有错。她也没有错。
这世界本就如此。残酷,美丽,真实。
她最终还是移开了目光。
“……我还是不喜欢看这些。”
陆云生摸了摸她的头:“没必要勉强自己去看。”
“但这就是现实,对吧?这就是……大自然。”
她轻声说:“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这片土地,这颗星球,数十亿年来都是这个样子的,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生命的乐章便周而复始,永不止息。
那些在人类看来的“残酷”,只不过是这片土地上的“日常”。在建立起文明之前,人类也只是这食物链上的普通一环。
强者为王,世界就是如此。日升月落,世界就是如此。
“所以人类才很特别。”林涧溪从天窗处缩回身体,拍了拍女儿的手:“我们有智慧,有道德,有求知欲,有同理心——”
“所以我们可以在这里,缅怀逝去的生命,感念自然法则的森严。”
林涧溪说:“不论你说它是人类的傲慢也好,惺惺作态也罢,至少如今的我们有余裕、也有理智去审视这一切,并思考……该如何看待它们,而不是像那只被追逐、疲于奔命的斑马……”
“听上去是一种幸运。”陆昭昭说。
“的确是一种幸运。”林涧溪说:“不是所有人都有思考这些的能力和机会。”
陆昭昭想了半天,叹气:
“……我很幸运。”
能够有余力为其他生命感到悲伤,本身就是一种幸运。不幸的人很难看到他人,他们的精力多半要被自己的不幸牵扯,无暇顾及其他事情了。
陆昭昭真的幸运。
生而为人的幸运。不为生存烦忧的幸运。
但或许也正是因此,她感到格外难过。
“……人类也是弱肉强食的。”
“人类也是动物嘛。”
林涧溪说:“需要生存,需要族群,需要食水,需要居住地,需要安全感,需要繁衍……不论我们的文明发展到了何等高度,只要尚未脱离□□,就很难摆脱动物性。”
“这会让人类有时显得更加残酷。”她说:“譬如战争,譬如恶劣的刑事案件,乃至生活中的种种不公与歧视。”
“就算是善良的普通人,”陆云生加入了讨论:“也只不过能够在社会环境下保持秩序,而在极端环境里,一个凡人也可能变作恶魔。”
比如……迷航的、没有食水的救生船上,会发生什么呢?
陆昭昭更沮丧了。
“这就是这个世界的规则吗?”
“是的,孩子。”林涧溪摸着她的头:“这是真实,你得意识到这一点。”
但顿了顿,她又说:“但你永远不必屈服于这一点。”
少女抬头看她。女人笑了起来。
“原始人没有屈服于自然,他们学会了利用火种;先辈们没有屈服于压迫,才有了我们今日。”
她抚摸着女儿柔软的头发,语气平缓而柔和。
“从来如此,不一定是对的。我们仍是动物,但我们可以思考,什么可能是对,什么可能是错,我们又该怎么去做。”
“这些思考的结果不一定正确,甚至有可能错得离谱,但这正是人类曲折进步到今日的原因。没有试错,便不能证实真理,重要的是不屈服——不屈服于已有的认知,不屈服于世界的法则,不屈服于你心中告诉你的【错误】。”
“这不是大多数人会选的路,就像不是所有人都是哥白尼。”陆云生道:“大众总是盲从,反叛需要勇气,为正确的信念抗争到底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对与错总是需要时间验证的,身处时代中的人并不真正知道。”
“但他们有些人仍然坚定不移地去践行自己的意志。”林涧溪说:“那就是他们的【道】。”
她看向女儿:
“要正确地看待世界。但不必盲从于它。”
她点点女孩的心口:
“听你自己的心去做。”
“不必害怕犯错,不必害怕思考,不必害怕自己的想法与世界相左。”
她说:“现在的世界宽容多啦,容得下思想的小小火苗,容得下不同的个体。错了没什么,人可以纠错和反思,但假使你是对的呢?”
她说:“总要有人去拓宽新的边界的。自己的,或世界的。”
陆昭昭若有所思。陆云生忍不住笑了:
“怎么突然上起了教育课?”
他们都笑起来,陆昭昭倒在妈妈怀里,也不嫌弃那些尘土——反正她身上也一样。Safari嘛,就是吃土,别指望有什么好条件了。
“我们昭昭是善良的孩子,善良的孩子总会为别的存在多想。”林涧溪把女儿搂住:“这不是坏事。善良不是一件坏事。”
陆昭昭嘀咕:“有不少人讨厌圣母哩。”
“那讨厌的是圣母婊吧?不过我觉得这个词本身也很微妙。”林涧溪挑眉:“善良不该被污名化。每一个真正陷入过困境、得到或渴望过得到帮助的人,都不该讨厌善良。”
她看向陆云生:“如果是你身处危险,而有人正好路过,你会希望他是个冷漠的人,还是个善良的人?”
陆云生耸耸肩:“还有第二个回答吗?”
他又看向女儿,柔和了神色。
“但就像自然物种的多样性,人也是多种多样的。善良是正常的,冷漠也是,真实世界就是意味着你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而他们又有许多面。”
“一个个人卫生邋遢的人,可能非常的才华纵横;一个大男子主义的人,可能对父母极其尽孝;一个私生活混乱的人,也可能对朋友极具义气……反之亦然。”陆云生说:“纯粹的好,纯粹的坏,都少。大多人总是有优点,也有缺憾。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思想……人注定难以互相理解。”
“但可以互相尊重。”林涧溪说:“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接受真实,向往美好。”陆云生说:“这是我和你妈妈的人生观。你也会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人生……宝贝,不要害怕徘徊与动摇,也不要害怕大步行走。”
他将手落在女儿头顶。
“无论何时,有我们在你身后。”
“去做你认为对的事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