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回头望一眼,脚一用力就把自己带上了马车,掀开帘子进去,正好看见长公主掀起窗帘的一角往外看。
宋理透过一角窗,看到驿长带着八个驿夫站定又跪下,对着马车的方向行跪拜礼,口中不停喊着谢公主的话。
宋理放下窗帘,面上不显,心里却异常开心,不是因为大家都对她行跪拜礼,而是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让大家都吃上饭,帮助大家一起度过难关。
或许这就是她穿到大宛国的意义。
秋霜也跟在白露身后上了车,将桌上的汤婆子塞进她的怀里,温声说道:“也不知道京城的送棉车队走到哪里了,我瞧着这雪越发小了,恐怕过不了多久雪就停了,算算日子,这会也算是春末,雪一停怕是就要融雪了。”
白露抬眸看了眼,接上嘴:“是啊,到时候棉花可真真是保暖的好东西,不过我们在路上标记了行程方向,他们会跟上来的。”
说话间,马车已经开始行驶,一摇一晃地,宋理抱着汤婆子听她们的对话,这支队伍主要是运送赈灾粮,先让百姓果腹御寒,而出发前她早已经给宋川尧留了上千斤的棉花,只等装好马车再上路。
所以一路上,宋理只是给他们留下粮食,只等后续车队跟上给百姓们送棉。
即便是停雪融雪,也能让大多数的百姓都能及时穿上棉衣,至少能抵御这冻结了一年多的冰雪消融时带来的寒冷。
驿长几人跪送赈灾队伍离去,见最后一个骑兵离开,他们才从雪地里站起来,商量这些粮食该怎么分,驿长在此时就显示出极强的统领能力,将粮仓里的粮食都公平地下发到各个村庄。
直到后来运送棉花的队伍再次入住连云驿站,驿长更是朝天跪拜,感谢长公主的神威。
宋理一行人在官道上前行,先行者已经背上锅和粮食在前面开路,确保前方的安全和等待大部队到来,提前烧好火并煮饭,极大缩短了用时。
而这一带除了连云驿站,几乎再看不到人家,这段路多山,崇山峻岭间也不宜住人,所以少了接济的环节,这一段行程走得还算顺畅。
在野外简单吃过午饭,修整半个时辰后又继续上路。
紧赶慢赶,赈灾队伍终于在日落前看到了金州的城门。
步楚怀骑着马走在马车边,说着上一次他运送赈灾粮到金州的经历,笑说:“整个金州可都知道你是神明了。”
宋理莞尔一笑,神明这个名号就是她要打出去的,金州的百姓知道了更好,届时还有更多的人会知道,到那时,不管她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总有人会看在神明的身份上不敢强迫她。
这也算是个好事。
赈灾队伍徐徐前行,傍晚时分已经到了城门底下,他们尚未到,城门却已经早早打开,城门外的两侧列队站着士兵,还有几个穿着官服的中年男人站在一旁期盼着长公主的到来。
而城门内已经挤满人潮,不管老的少的,不管穷的富的,全都挤在士兵身后,踮着脚试图一窥神明的容颜。
马车停在城门外,金州太守恭敬地躬身行礼:“恭迎长公主来到金州,臣等已恭候多时,还请公主进城安顿休息!”
只见帘子撩起,一张平静又绝美的脸出现在帘子后,太守只是微微抬眼瞥见就不敢再看,担心自己冒犯了神明。
宋理朱唇轻启:“平身,带路。”
声音清冷,话语简洁,金州太守立刻转身上了后面的马匹,亲自在前面带路,其他官员则徒步跟在后面,护送长公主的马车进城。
窗帘已经被放下,但当马车进城的那一刻,宋理还是感觉到马车外的人潮涌动,不等她反应,在马车出现在百姓面前的那一刻,所有百姓都自发地跪在地上高喊恭迎长公主。
宋理被猛然传来铺天盖地的呼喊声给吓了一跳,就连白露和秋霜也愣住了神,“难怪步公子要公主做好准备,原来是如此!”
外面的呼喊声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除了恭迎长公主的声音外,宋理还听到一些惊喜话语。
“是长公主来了!我们有救了!”
“以前谁说长公主不好的?长公主可太好了!”
“不知道这次的赈灾粮有多少?求求神明让我们也能顿顿喝上热粥吧!”
马车走了一路,外面的声音就传了一路,宋理也没想到金州的百姓居然这般热情,看来步楚怀当初的宣传十分有效。
为了不扫百姓的兴,宋理决定在金州多待几天,确保粮食足够覆盖整个金州以及下面的乡镇农村。
不多时,马车外响起金州太守的声音:“公主,临安酒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