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亚心中如是想着,但没有问出口,当务之急是让收割团队尽早进入三个村子,将成熟的稻谷收割,剩下的事宜全都交给负责人,她告知完陈村长就再也没提过任何有关合作的事。
谈完山田村和大坝村的合作,陆亚只想好好休息一番,带着土特产,跟王明龙一起回了民丰。
送完礼,陆亚马不停蹄地回到家,在外出差,为了避免麻烦,她一般都不会跟宋理联系,会提前准备好物资给她送过去,至少保证出差的时间里,宋理有足够的粮食应付突发情况。
再次与宋理见面,她立刻就把带回来的特产给宋理传过去,兴致勃勃地跟她分享在山田村和大坝村发生的事,以及白石村的几个地痞流氓也能做村长的荒唐事。
宋理听着她的故事,边吃她送过去的零食,听到欢乐的地方两人一起大笑,听到白石村的人对她不轨,就愤怒地在对面怒骂,若不是两人隔着铜镜,宋理恍若就在她身边。
待她分享完自己的出差生活,宋理便举着汤婆子对她说:“大宛国的雪终于变小了!”
*
宋理举着铜镜走到窗边,黑暗中的烛火下,白花花的飘雪清晰可见,相比于之前的鹅毛大雪,这样的飘雪已经算是小雪了。
她关上窗,对着铜镜里的陆亚说:“这雪变小是好事啊,说不定哪天就停雪了,大宛国的生活也能慢慢步上正轨。”
虽然如今有公主府不断运送出粮食赈济灾民,至少在整个京城内的百姓都不需要担心粮食问题,但那也仅仅是填饱肚子,想要真正过上好日子,还是需要规律的四季和生活。
而飘雪变小就是雪灾结束的前兆,只要飘雪不再变大,大宛国很快就能恢复原来的生活生产,尽管到那时,大宛国的百姓就再也不需要她了。
陆亚在对面点点头,“是啊,毕竟下了一年多的雪,也是时候结束了。你们赈灾队伍怎么样?应该顺利吧?”
距离步楚怀带领赈灾队伍出京赈灾已经过去小半个月了,宋理也收到了步楚怀寄回来的书信,赈灾队伍的目的地是大宛国的中部金州,距离京城并不算很远,但大雪封路,加上一路上出现几批亡命之徒的骚扰,步楚怀一行人走得很慢。
好在宋理给步楚怀和运粮队伍的士兵们都准备了充足的粮食,一行人在路上不至于饿肚子,所以遇上一些抢夺粮食的强盗劫匪们,也有力气保护好赈灾粮,更不提队伍中还有不少如步楚怀一般能力出众的壮汉。
宋理前日才收到步楚怀的书信,赈灾粮已经顺利送到金州,金州太守热情接待了他们,得知赈灾粮出自公主府,还专门亲笔写了一份赞扬感恩长公主的帖子贴在金州城的告示牌上。
步楚怀把帖子上的一字一句全都抄写下来送回京城,宋理收到时感到十分惊喜,金州太守的文笔自然不在话下,寥寥数笔就把对她的感恩和赞美写得淋漓尽致。
同时,金州太守带领所有官员亲自开仓施粥,为了保证所有人都能喝上热粥,施粥处直接选在金州最大的饭店,整整连开三日,十二个时辰不曾停歇,厨房的柴火一批又一批扔进炉子,灶上的热气一刻也不曾断过。
金州百姓为了一口热粥,领粥队伍几乎从饭店排到城门口,衙门的衙役在街道上维护秩序,已经领过热粥的人则不被允许二次排队,确保每个百姓都能喝上粥。
步楚怀牢记宋理给的任务,赈灾粮已经顺利送进金州,第二项任务就是让金州的百姓知道赈灾粮出自公主府,而这个任务被太守亲自传递出去,此时金州百姓无一不对远在京城的长公主感恩戴德。
步楚怀在施粥的第一天就在施粥处晃荡,金州的情况甚至比赈灾前的京城还要严峻,没有粮食没有厚实的衣物保暖,面黄肌瘦的金州百姓一个个在队伍中瑟瑟发抖,捧着手中或完好或破烂的碗等待施粥。
他一路走去,队伍中有沉默寡言的百姓,也有热闹好事的民众,或许是步楚怀运粮进金州时被人瞧见,他在路上被人给认了出来。
一个衣裳还算整洁的婆子在队伍中伸手拦住步楚怀:“官爷,那些粮食可真是从公主府运出来的?”
步楚怀眼眸划过她的脸,而她身前身后的人一个个都闻声朝他看去,似乎都很期待他的回答,步楚怀认真地点头回答:“是,所有粮食都是长公主让我送来的,还会有赈灾粮送过来,不用担心。”
婆子顿时泪眼婆娑,手中的碗被她死死捏在手里,干瘦的手指微微泛白,继续问:“公主府,为何会有这么多的粮食?”
步楚怀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他也不知道公主府为何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尽管他亲眼看着宋理凭空变出粮食,以及公主府里吃不完粮食蔬菜和肉,但其实心里还是不太相信京城百姓传言中所说的,长公主是神明。
但他也没有更好的解释,只能把京城中百姓的猜测说了出来:“或许长公主就是拯救大宛国的神明吧。”
说完,步楚怀抬腿离开,留下身后一大片震惊到不能言语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