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署长,你好你好!鄙人长海应急署李兵。”
陈一鸣也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他一边启动本市的种植园建设,同时放出风去要用金宁市的产能向周边城市对口援助,立刻就引起了一场小范围的地震。
长海市作为距离最近的城市,第一个派了一名副署长前来洽谈。
陈一鸣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就和过年时看待自家养的猪一样敦厚温和,伸手虚引,将李兵请进会议室。
“金宁的电量很充足啊!我来时候看到好多路灯都亮着,你们也真不怕浪费!”
李兵叹息一声道:“长海那边所有的电力都供给农业生产了,根本没有多余的电力保障民生。”
陈昊轻咳一声,问道:“李署长,长海那边的常住人口应该不多吧?这都保障不起来吗?”
“唉,多是不多,本身就是个小城市,现在避难所里能有20万人不到吧,还有5-6万人是从你们金宁转运过来的。”
“但是架不住种地吃电啊!现在也没有阳光,都得靠着补光灯,难,难啊!”
陈一鸣和陈昊互相对视了一眼,暗自发笑,心说现在就开始诉苦了?
长海市是金宁市周边的卫星城市,早年间金宁想“冲击”一下直辖市,甚至还动过将长海兼并过来的主意。
黄金年代时,长海的常住人口也只有100多万,其中还要包括几十万来到金宁打工的人。整个城市看起来非常萧条,只有逢年过节才能热闹一些。
听完李兵的诉苦,陈一鸣道:“李署长,您今天来的意思呢,我们也明白。”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咱都互相交个实底,你们长海农业资源丰富,我们这边电力多。咱换一换,不都是为了城市发展更好嘛!”
“我们也没多少剩余的粮食,没有电根本种不出地,这不我来了,从你们这带点电力回去嘛!”
李兵有一句没一句的打着太极,就是不肯交出实底,一个劲的强调自己多不容易,不知道的以为他来金宁参加选秀了。
陈昊听得有些不耐烦了,拿起一摞资料递给李兵道:“李署长,您先看看资料再说。我们金宁市的第一个聚变示范电厂已经建立起来了,现在二厂、三厂也在紧张的建设中,电力是不缺的,不过……”
说到不过,陈昊脸色为难,叹了口气道:“我们也是刚刚处在起步阶段,用电缺口依然存在,具体怎么分配,也是个问题啊!”
“陈署长,这位是?”
李兵见到陈昊如此年轻,却似乎占有极大的话语权,有些好奇,出声询问陈一鸣。
“这位是陈昊陈工,应急署的副署长,也是金宁市的首席技术专家。”
“您叫我小陈就行。”陈昊呵呵笑着,锐利的眼光在李兵身上一闪而过。
“哦!陈工,您好您好!”
李兵有种被眼神放血的虚弱感,他站起身和陈昊握了握手,为难道:“长海是真的需要金宁的帮助,咱都是邻居,你们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我们是真的没有多余的物资,这样,金宁先帮我们挺过这一阵,只要新一批粮食打出来了,马上就给你们十吨,不,二十吨!”
二十吨?
陈昊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是一阵鄙夷。
这李兵是欺负自己年轻,用话紧着忽悠啊!
二十吨粮食看着很多,实际上按亩产800斤算,20吨是4万斤,大概就是50亩的产量。
天澜苑的种植园开辟起来后,这一个种植园就能提供上千亩的产量。
长海再怎么困难,农业市的底子还在,灾变前夕华国也将其列为了重点产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