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机,基建狂魔的法器,大国崛起的助推。
曾经的华国在十几年前,只能采购国外高昂的盾构机进行施工作业。每台盾构机的价格都数以千万计,每个工程还未开工,成本就已经突破天际。
一个巨型盾构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先用千斤顶掘进,把土石打散注浆,通过运输管道运到地面。
然后工人会在盾构机掘出的空间中铺设管道,盾构机会利用新铺设的管道作为支撑,再次使用千斤顶掘进。
就这样一点点的往前“拱”,有点类似于蚯蚓。
听起来原理简单,但实际操作时是非常难的。
比如掘进时盾构机的姿态控制,毕竟是在地下,一不小心打歪了想回头都回不了。
还有掘进时,会在周围形成土层空腔,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导致地表建筑沉降。
所以目前的盾构机设计,都是掘进的同时把后面形成的空腔浇筑水泥,等后续铺设管道时就在浇筑的基础上做一些小修小补。
相当于盾构机自己构建一条水泥管道,再利用后面的管道做支撑往前推进,如此循环往复。
陈昊家里要挖的是小水管,他根本无法钻进去施工,只能在盾构机后面外挂管道,直接一点点续进去。
等盾构机在土里走过,挖到湖边之后,再把前面的钻头取下,管道就留在了土里。
至于空腔,他这么小的管道直径不必担心。
新土会很快将空腔填满,多说能降低一丁点土壤的密度。
但除了这一点,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姿态控制,陈昊家里距离秀水湖畔有上百米,这么远的路直接把盾构机撒出去,最后搞不好能给他来个“环绕地球的旅行”。
还有在盾构机后面接管,铁管可不比胶皮管子,都是一根根直直的插进去。
上百米的管子肯定无法一体成型,怎么贴合也是个问题。
陈昊仔细想了想,贴合问题不大,合金钢都是自粘合的。
只要他做出粗细两种规格的管子,公差控制好一些,就可以利用自粘合功能让水管牢牢嵌套到一起,不用担心漏水。
现在主要是盾构机的姿态控制,是个大问题。
这小玩意放进地下,往前掘进不了多少米就会失去控制,到时候陈昊也根本不知道它在哪,只能跟在后屁股用手电筒看。
最好是可以遥控,这样就方便许多了。
陈昊一边想一边把结构图画了出来,这个微型盾构机前面的削土叶片要比后面的套筒大一圈。
这样可以把水管套在后面的管路上,靠着盾构机的牵引,将水管慢慢续进地下,再引水把里面的土冲出来。
只是这个控制模块,真是难搞。
陈昊想了想,走到屋外找了辆汽车,把车顶的“鲨鱼鳍”拆了下来。
这里是车顶的信号接收模块,所有的无线电信号都在“鲨鱼鳍”中接收,再分流到各个分总成中。
EPM爆发后,这些信号模块都被烧毁了电路,陈昊也不确定到底能不能拿来直接用,只能先制造一下试试。
为了激活锻炉的“改造”功能,陈昊特意在图纸上做了详细的说明。
这个锻炉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识别出物品的功能,并产出对应的产品。
但在之前制造塑料薄膜时,陈昊就遇到过一次锻炉“无法识别材质”让陈昊输入。
说明锻炉是有一定的“人机交互”功能,只是暂时没有摸清人机交互的触发条件,只能先试试。
这次陈昊写的说明长长的半页纸,认真程度都快赶上X书的小作文了,那叫一个声泪俱下。希望锻炉能识别,帮他改进一下!
“检测到设计图纸存在缺陷,制成品无法满足功能需求,是否消耗熔炼点改进?(制造失效品无法获得熔炼经验)”
丢入图纸,果然出现了熟悉的字样。陈昊用意识触碰图纸,忽然原本平平无奇的图纸上闪现出一个红圈,正是他绘制的“信号接收控制模块”。
这一块他只是画了个大概,没有详细的标注。
陈昊根本不懂信号控制,只是硬着头皮试试能不能蒙混过关,结果锻炉一下就指出了图纸的缺陷,让陈昊花费熔炼点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