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现代人认为很简单的事情,在古代却成为了无解的命题。
上学的时候,楚嫣学的是理工科,物理、化学可是她的强项,本来到了这天冈朝,以为以前学的知识都再也没有用武之地了,没想到竟派上了用场。
楚嫣连夜画好了图纸,安排金桔找皇都最有名的工匠,依照图纸的样子特制一辆嫁接式运输马车。
楚嫣给的图纸并不复杂,对于皇都做惯了木头马车的工匠来说,无非是多一块板子的问题,她给的银子够多,工匠们加班加点,只半日的功夫便做好了,又按照楚嫣的吩咐,趁着四处无人之时,停在了王府旁的僻静处。
趁着工匠制作马车的半日时间,楚嫣安排迎春去码头附近购买船夫拉纤用的粗制麻绳,再将搬运石像的方法细细地写了下来,与麻绳一并放到特制的马车上。
最后,用几个铜板买通了街上的一个孩童,让他去向萧澹通报。
距离皇上给的期限已经只有几个时辰了,萧澹已经开始着手启动备用方案,听说门口有位声称能解皇城之危的孩子,便即刻遣人将他带了进来。看那孩子不过七八岁的样子,懵懵懂懂地进了王府,将有人让自己帮忙传话的事情说了。
按照孩子的指引,萧澹带着陆升赶到街角,确有一辆马车停在那边。他见马车上有一封书信,便上前打开,看到里面写的挪石之法,萧澹眉头紧了紧,甩手递给陆升,陆升读完,诧异地问:“三根绳索就能解决,竟有此等办法,将军,咱们敢一试吗?”
萧澹拎起车板上放置的麻绳,掂了掂,沉声道:“管不了那么多了,且试一试吧。”
萧澹进宫,向皇帝禀报了挪石之法,皇帝未多问,当即便命人依此法安排人手。不多时,此事已经传遍,使臣从驿馆赶来,朝中诸位大臣也纷纷进宫,想要看看临安王究竟想了什么办法,竟能将这千斤重物用三根麻绳挪动。
殿外,办事的人已经准备妥当,将三根长长的麻绳系在石像身上,分三个方向各安排了七位壮汉牵绳,而佛像前面,是一架长相特殊的马车。这车子的主体部分和平时装重物的车子没什么两样,无非是车底板更加宽大厚重,不易损坏。所不同的是,车子前方嫁接了一块与底板差不多尺寸的长板,一端搭在车上,一端搭在地上,形成了一个斜坡,斜坡上,还依次排列着一组同样大小长短的圆木,从坡底一直排列到车底板上。
官员们围着这车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如此马车,真是闻所未闻!”
“这种组合,看起来好像真能成!”
“我觉得未必,几根绳子根本拖不动这么重的石像。”
而闻讯而来的吐蕃使臣们,此刻也前前后后地审视着这一套工具,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贵使,这几日休息得如何?”萧澹笑着上前问道:“这几日本王有些公务,才得空来布置这挪动佛像的事情,您看,我们天冈国的运输工具你们在吐蕃可见过啊?”
“这……确实从未见过。”使臣擦着额头上的汗,低声说道。
只听萧澹一声令下,21位壮士同时拉起了绳子,由左右两路各7位,一边向前走,一边向两面轮流拉扯石像,后面一路7位壮士将绳子拉直,控制着石像的平衡,就这样,石像竟然像长了腿一样,一边左右晃动着,一边向前挪动了起来。此时,不仅是众多官员、太监、丫环,就连皇帝也走出大殿来看热闹,看到神兽竟真的被挪动了,满朝文武一片欢呼。
就这样,石像被摇摇晃晃地挪动到了斜坡的底端,壮士们又一边保持着石像的平衡,一边更改了绳子拉扯的方向,借斜坡上圆木的滚动,将石像顺利挪动到了车上。
没想到临安王真的解决了挪石的难题,使臣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甚是难看。
“哈哈哈!”皇帝开怀大笑,走到使臣身边,“贵使觉得我国这搬运工具如何?”
“贵国能人巧匠众多,能想出此等妙法,佩服……佩服……”使臣只得认服。
使臣告退后,大殿上一片赞叹之声,朝臣们纷纷敬赞临安王智勇双全。
皇帝端坐回龙椅,发话道:“十二弟好谋略,竟想得这解题之法,轻轻松松压下了使臣的气焰。庞得胜,将那枚波斯进贡的深海龙珠取来,赐给临安王。”
“臣领赏谢恩!”萧澹接了龙珠,拜谢而出。
见王爷这么快就出了宫门,进宝赶忙上前,一边搀扶一边问着:“主子,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