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都市 > 兴汉 > 第74章 刘备纳妾,关羽和郑牧借剑问志

第74章 刘备纳妾,关羽和郑牧借剑问志(1 / 2)

夜宴尽欢而散。

    刘备依旧让张飞驱车,将陈纪和陈群送回大宅院休憩。

    回到大宅院,陈群不再按捺内心的疑惑:“父亲,你引荐陈到去刘豫州身边当护卫,莫非也认定刘豫州能立足徐州?”

    “虽说郑子武的三患之论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方今时局,袁绍袁术南北二分,而徐州地势又沟通南北,是二袁的必争之地。”

    “群以为,想立足徐州,很难!何故让叔至也去趟这浑水?”

    陈纪背负双手,在月色下踱步而行,入眼所见,是荷塘中的碧绿荷叶:“长文,老夫知你深谙趋吉避凶之道,故而才会在席间建言,可在小沛以静制动、静观其变。”

    “然而,为人处世,岂能只顾眼前吉凶而不顺应人情?”

    “昔日中常侍张让权倾天下,张让父亲去世时,归葬于颍川,一郡名仕却无一人去吊唁,张让颇为羞恼。然而你祖父却是独自前往吊唁,当时有很多颍川士人都在私底下谩骂你祖父攀附小人。”

    “后来党锢祸事再起,张让感念你祖父的恩德,保全了你祖父以及当时跟你祖父同行的名仕,舍小利而顾大家,这便是你祖父受人尊敬的原因。”

    “刘玄德和郑子武皆非常人,此二人如同两柄隐藏了锋芒的利剑,出鞘必惊人。倘若双剑合璧,这不世出的锋芒,必将令世人都为之惊叹!”

    “老夫今年六十有五,亦不知还能活几个年头,若能再替陈氏留几处人情,老夫也就无憾了!”

    对于陈纪的教诲,陈群虽然听了,但却并未当回事。

    陈群正当壮年,又自负家世才学,结交的都是鸿儒名仕,这心气眼见自然就高了。

    陈寔能忍流言去吊唁张让的父亲,陈纪也能为了顺应人情而向刘备举荐陈到,陈群却觉得人情往来应该用于鸿儒名仕身上。

    陈纪见陈群又是一副“左耳进右耳出”的谦恭模样,不由暗暗长叹。

    这人的性格是很难轻易改变的,尤其是如陈群这般自负才学的,更不屑于去改变自己的性格。

    “希望老夫的善举,能让玄德今后顾念旧情。”

    陈纪的到来,让刘备的名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小沛城中陆陆续续有士人到来,这些士人,大部分都是仰慕陈纪的名望而来。

    陈纪有心顺应人情,一一接见了这些慕名而来的士人,又在接见的时候告知这些士人自己会去赴刘备的纳妾礼宴。

    短短两日,刘备就收到了几十份的名刺,全都是希望能赴宴的士人,这让刘备又惊又喜。

    为了能给这些士人留个好印象,刘备调拨了一千丹阳兵在小沛城内维持治安,又跟甘公商议,将原定的纳妾礼宴规模扩增了数倍。

    甘公也是非常乐意。

    相对于正妻的婚礼,大部分妾礼都很简单的。

    然而刘备这次纳妾,已经不是单纯的纳妾了,这相当于刘备第一次正式踏入士人圈。

    对于甘公而言,刘备的妾礼宴来的人越多,甘公就越有面儿。

    陶商和陶应,也一路风尘的抵达了小沛城东门。

    虽然两兄弟对于刘备纳妾一事心有不忿,陶商更是跟曹豹私下有了密谋,但迫于陶谦的压力,陶商和陶应只能按捺怨气日夜兼行数百里的来小沛城给刘备送礼。

    有郑牧的提醒,刘备自然知道陶商和陶应的来意,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刘备遂让甘公出面来招待陶商和陶应。

    见到甘公,陶应率先表达了不满:“舅父,甘氏好歹也是名门,甘氏女岂能下嫁为妾?”

    陶商亦道:“舅父,家父之意,是刘备娶舅父之女,以促成联姻之谊,如今下嫁为妾,岂不是惹人耻笑?”

    甘公本来对这两个外甥的到来是很高兴的,毕竟是自家阿姊的亲儿子。

    结果陶商和陶应一开口不是道贺而是质问,甘公的眼神顿时变得犀利:“老夫的女儿是妻是妾,与你们何干?若是来道贺的,老夫欢迎;若是来滋事的,老夫就替阿姊教教你们,什么叫长幼尊卑。”

    陶商和陶应脸色骤变,显然想到了某些不好的往事。

    “舅父,你误会了,我等是为了——”

陶应正准备辩解,但却被甘公打断。

    “你二人记住了,玄德是老夫的女婿,这里是小沛不是郯城,若敢无礼,休怪老夫不念舅甥之情。”

    说完,甘公不再理会陶商和陶应,径自离去。

    陶商和陶应吃了憋,心中更是忿忿。

    “这刘玄德到底给舅父灌了什么迷糊汤,让舅父如此推崇!着实可恶!”陶应猛地一甩衣袖,眼神阴沉得想杀人。

    陶商的眼神同样不善,不过相对陶应而言,陶商更显沉稳:“应弟,舅父说得对,这里是小沛不是郯城。暂且忍耐,待为兄布计成功,自然会让刘玄德俯首听令!”

    另一边。

    驿馆的郑牧则是得到了襄贲城蔡琰的来信,信中具言了陶谦令甘老夫人来襄贲城慰问诸事。

    “陶使君这是准备走人情世故的路线了?”郑牧将蔡琰的书信放下,嘴角不由泛起笑意。

    陶谦的目的,郑牧一眼就能看破。

    蔡邕在时,陶谦对郑牧颇为礼遇;蔡邕亡故,陶谦对郑牧开始冷落;如今郑牧声名鹊起,陶谦又开始礼遇。

    人之善变,莫过于此了!

    然而,陶谦这忽然间的态度转变,对郑牧而言是极为有利的。

    郑牧的目的一向很明确,那就是要掌控陶谦麾下的丹阳兵,并将其转变为私兵部曲。

    至于“刘备得势后,忌惮郑牧拥兵自重”“刘备统一后会杀郑牧”等等莫须有的事,郑牧压根不会去考虑。

    乱世之中,死得最快的就是无兵无权的!

    唯有职掌一支只听命于自己的私兵部曲,才能真正的活得长久,琅琊臧霸就用一生践行了这条乱世求生的道路。

    瞻前顾后的人,只配在高宅大院的红楼之中苟活,唯有果断坚毅的,才能在乱世洪流中杀出一条立足之路。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弓弩射程之内。

    “郑丙。”

    “在!”

    “回去告诉夫人,勿必要让甘老夫人在襄贲城吃好穿好喝好玩好,让其流连忘返,再请甘老夫人给本都尉未出世的孩儿取个小名。”

最新小说: 国家惊了,神话刚降世你成神了 让你直播讲名著,你说红楼是鬼书 没毕业,我就娶了美女老师 我在风花雪月中等你 绝品天眼 今夜离港 流氓老师 被儿媳赶出家门后,她闪婚了豪门大佬 不原谅!真千金断亲后全家悔断肠 都市之天上掉下百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