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都市 >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 第265章 诸葛乔封阳都侯,贾诩献策弃宛洛(热血求月票)

第265章 诸葛乔封阳都侯,贾诩献策弃宛洛(热血求月票)(2 / 2)

    马超引兵先行,张飞引兵押运辎重在后。

    惊闻长安出兵的张郃,急急遣使入洛阳。

而在洛阳。

    刚令曹真出兵救宛城的曹丕,惊闻关中的刘备遣张飞马超兵临潼关,整个人呆了。

    “刘备这厮,岂敢如此!”

    惊慌的曹丕,连忙遣人去拦住曹真,让曹真暂缓去救援宛城。

    又急入正殿,召群臣商议对策。

    “伪帝刘备欲夺宛洛,诸位公卿可有良策退敌?”曹丕将情报共享给众公卿后,开口询问。

    然而。

    在场众公卿,论治注经典整顿吏治还行,可谈及军争就没多少人擅长了。

    就连尚书郎陈群和抚军司马懿都保持了缄默。

    曹仁战败,先有关羽和诸葛乔兵围宛城,后有张飞马超兵临潼关。

    自夏侯渊开始,曹魏就连战连败。

    曹魏宿将夏侯渊、于禁、徐晃先后战死,新崛起的孟达、夏侯尚战死,又有曹彰在关中战败、曹仁在南阳战败。

    自曹操病了后,厄运仿佛就笼罩了整个曹魏阵营。

    不是大将战死,就是大将战败。

    反观刘备建立的汉,却是连战连捷,气势如虹。

    见众公卿不说话,曹丕不由怒气攀升:“诸位都是当世良才,竟无一策可以教朕退敌吗?”

    司徒华歆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可速遣使入江东,游说江东的孙权再反刘备。”

曹丕冷哼:“孙权小儿,反复无常。”

    “朕都将合肥和上昶城让给孙权小儿了,孙权却甘心将江夏郡割让给刘备。”

    “这等无信小儿,如何能信?”

    华歆谏道:“陛下,此一时,彼一时!”

    “陛下让合肥和上昶城给孙权,又在江东散布流言,本意是想骄孙权之心、盈孙权之气,让起称帝叛汉。”

    “据臣所知,孙权最初也的确有这想法,只因决策失误,这才被迫让出江夏郡。”

    “故而,臣料孙权心中必有怨气。”

    “只需遣巧变之士入江东,向孙权游说利害,孙权必有考虑。”

    “此策可与其他良策并行。”

    华歆会钻营。

    不说这策必然能行,只说可以并行。

    计策成功,华歆立大功;计策失败,其他计策成功,华歆依旧立功;计策失败,其他计策也失败,华歆有“法不责众”的庇护光环。

    曹丕仔细想了想,似乎也是这个道理,遂又看向其余公卿:“诸君,可还有良策?”

    司空王朗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可放弃宛城,退兵保颍川。”

    曹丕语气一抬:“你让朕退兵?宛城若丢,颍川还保得住吗?”

    王朗低眉垂眼,不跟曹丕的视线对视:“陛下若要出兵救宛城,潼关就难保。”

    “宛城若丢,洛阳还能保得住;可潼关丢了,洛阳就保不住了。”

    刘备能猜到的,曹丕自然也知晓。

这大军出征,粮食耗费颇具,潼关的张郃必会受到影响。

    潼关丢了,刘备大军就能直抵函谷关。

    届时,别说保宛城了,能不能保住洛阳都是问题。

    曹丕顿时泄气,又看向其他公卿,希望能有人献出良策既保潼关又保宛城。

    人群中。

    贾诩闭目养神,似乎不想参与这次朝议。

    曹丕看向贾诩,忍了片刻,起身拜道:“太尉,可有良策教朕?”

    贾诩听到曹丕的声音,不由暗叹:该来的始终会来。

    朝中这么多人,陛下你怎么就偏偏逮着老夫问呢?

    良久。

    贾诩颤颤而道:“陛下,老臣以为,可放弃宛洛,迁都邺城。”

    放弃洛阳,迁都邺城?

    曹丕及众公卿纷纷吓了一跳,保持缄默的陈群和司马懿亦是惊骇的看向贾诩。

    司隶校尉杜畿出列驳斥:“放弃宛洛,大魏的声望必定遭受沉重打击。”

    “太尉,你岂能劝陛下行这种受人唾骂的决定?”

    贾诩瞥了一眼杜畿:“司隶校尉,你可有退敌良策?”

    杜畿顿时语噎。

我若有良策,至于刚才装哑巴?

    贾诩这一言反问,直接将后面想要质问贾诩的公卿全都吓退。

    没有良策退敌就反驳贾诩,那不就是自取其辱吗?

    贾诩眼中闪过不屑:还想质问老夫,你们也配?

    曹丕不甘心:“太尉,朕需要你的解释。”

    贾诩徐徐出声,声音缓慢得仿佛多说两句都能晕倒似的:“陛下,刘备声势太大,已非陛下一人能敌。”

    “要除刘备,必须先破刘备和孙权的联盟。”

    “既然一个合肥和一个上昶城不能利诱孙权,那就制造大势威逼孙权。”

    曹丕眼神一凛:“太尉要如何造势?”

    贾诩抬眼看向曹丕:“放弃宛洛,迁都邺城,营造刘备无敌于天下之势!”

    “刘备没了陛下在宛洛的威胁,必然容不下孙权;刘备要继续北伐,也必须先解决孙权!”

    “孙权想坐山观虎斗,是认为陛下会将兵力全部投入宛洛战场,跟刘备殊死搏斗。”

    “短则一年,长则三五年,孙权就有足够的时间养精蓄锐。”

    “可这一战陛下若是败得太快,孙权就会真正感受到刘备的威胁,他只能求着跟陛下结盟!”

    “迁都虽然不是小事,但也不会是影响大魏国运的大事;先帝在时,也曾考虑过迁都。”

    “成大事者,岂能迂腐不知变通?”

    “不论是丢了雍凉还是宛洛,对大魏而言都只是声望上受到影响。”

    “昔日先帝赤壁大败,也未影响境内士民对大魏的支持。”

“陛下尚有青冀幽并兖豫徐七州在,不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非刘备和孙权能比。”

    “强保宛洛,陛下不仅保不住宛洛,还会折损军力、人力、物力。”

    “放弃宛洛,陛下可以保住军力、人力、物力,亦可得到孙权相助。”

    “今年洛阳的气候跟往年不同,臣推测洛阳今年必定会有暴雨,倘若暴雨引起伊水和洛水泛滥,陛下想迁都可就没机会了!”

    “倒不如趁着这个机会,让刘备占据洛阳;届时伊水和洛水泛滥,都可归咎于刘备触怒了上天。”

    众公卿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

    贾诩前面的,说得还挺正常,可后面的就狠了。

    刘备一入洛阳,伊水和洛水就泛滥,岂不是说上天都在厌恶刘备?

    这要是有心来宣传,刘备想安抚人心就很困难了。

    曹丕沉默。

    贾诩虽然讲得很有道理,可放弃宛洛这事曹丕还是难以接受。

    曹丕当初决定迁都洛阳,就是因为洛阳是汉故都,魏承汉命方为正统。

    贾诩见曹丕不答,亦不再开口。

    该说的都说了,曹丕愿不愿意采纳那是曹丕的事。

    贾诩在洛阳的田宅几乎都变卖了,大部分都运去了邺城购置田宅产业了。

    不论曹丕是否采纳,贾诩的损失都不大。

    曹丕将目光看向司马懿:“仲达,你有何良策?”

司马懿看了一眼再次闭目养神的贾诩,又听出了曹丕话中的深意。

    曹丕没有问“太尉的计策是否可行”,而是直接问“有何良策”,就表明曹丕不想迁都!

    仔细琢磨了曹丕的心思后,司马懿献策道:“陛下即便出兵救宛城,潼关也能坚守三个月。”

    “只要在三个月内击退宛城外的诸葛乔和关羽,陛下就无需迁都避祸。”

    司马懿同样挺奸的,不直接说怎么击退诸葛乔和关羽,只提有三个月的缓冲期。

    诸葛乔和关羽在南阳攻势太强,司马懿也没有把握可以引兵击退。

    既然不能击退,那自然就要明哲保身了。

    在曹丕麾下的这群文臣,那是一个比一个能苟。

    反正曹魏家大业大,少几座城池也不会伤筋动骨。

    简而言之:心态放宽,大魏输得起!

    曹丕拍案而起:“既如此,那就在三个月分胜负!传朕令,令上军大将军曹真,即刻引兵五万去救宛城。”

    得到军令的曹真,路上也不再耽误,引兵顺出伊阙关,往南阳急急而奔。

    宛城外。

    侍中郭攸之奉诏宣旨,当众宣读了刘备的诏令,封诸葛乔为辅汉大将军、阳都侯、假节。

    赐帛布千匹、粮万斛,为其母黄月英修建屋舍殿室、赠其宫中所制华服二十。

    又勉励诸将,待得了宛洛后为诸将庆功。

    刘备对诸葛乔的赏赐,在场众将都很服气。

    破南乡斩徐晃、败曹仁夺四城,再加上陇右和关中的功绩,只是一个辅汉大将军都有些委屈了。

怎么也得封个征北大将军之类。

    诸葛乔倒没觉得委屈,以诸葛乔的身份,封赏其实更多的是形式。

    没封赏前,诸葛乔照样能以辅汉将军的身份统帅荆州数万大军。

    “陛下可还有其他交代?”诸葛乔将郭攸之带入帐中询问。

    郭攸之道:“陛下倒没其他交代,丞相让我带个口信。”

    “丞相说:自古以来,若用正兵,靠的是天时,不是兵法;凡江河湖泊、山川草木,皆可为兵。”

    诸葛乔大笑:“郭侍中可回禀丞相。”

    “渭水养地,可灌万顷良田;马钧善巧,可造万世渠堰。”

    “即便是善用兵者如韩信,也得有萧何在后方准备充足的钱粮啊。”

    郭攸之应声道:“辅汉大将军之言,我会如实带回的。”

    待郭攸之离开,诸葛乔微微肃容,双目灼灼:“我判断天时靠的是先知先觉,阿父判断天时靠的是真本事。”

    “想追上阿父,还得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史载:黄初四年(223年)六月二十四日辛巳,洛阳大雨。伊水、洛水水淹曹魏京都,洪水平地高四丈五尺,冲走数千家,杀人无数。

最新小说: 穿越首都送外卖 武道太难?可我有面板啊! 兽血沸腾 温柔的诱惑 列车求生:我知晓下一站信息 败犬女主请自重,我只想当男闺蜜 宦海青云 乡村神医好快活 全民觉醒:我靠词条成战神 用成仙骗我送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