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都市 >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 第169章 中军抵达,汉丞相亲入祁山(5/8求追)

第169章 中军抵达,汉丞相亲入祁山(5/8求追)(2 / 2)

    听闻诸葛亮引大军来打陇右,南安郡太守又弃郡而逃,太守府的官吏顿时慌作一团。

    “杨陵这鼠辈,竟敢弃郡而逃,这不是故意坑害我等吗?”

    “但凡杨陵能多守几日,我等也能及时部署防御应对。”

    “汉兵来得太快,必会切断狄道城跟其他城池的交通要道,而我军也来不及部署渠答障碍,城外还有军士百姓也未归来,城内人心不稳,如何能守?”

    “杨陵狗贼,害人不浅!”

    “明府,我等是战是降?”

    如今游楚面临的处境,就如同昔日吕蒙取三郡时的零陵郡和桂阳郡一般。

    长沙太守廖立不战而逃,让零陵郡和桂阳郡不能及时部署防御,也难以获得真实的信息。

    这边境第一线的太守能否死战守节,对后方城池的影响是很大的。

    见众官吏慌乱,游楚的表情也变得凝重。

    虽然处境危险,但游楚也未因此而慌乱,而是令人召来城内有名望的名仕、商贾、豪强等等。

    望着都有惧意的众人,游楚当即向众人一拜,道:“诸位,我自知名微德寡,当这陇西郡太守也不久,对你们没多少恩德。”

    “我也不怕告诉你们,如今汉兵已经到了陇右,南安郡和天水郡都已经沦陷,其他郡的官民都争相恐后的投奔汉兵。”

    “这也是诸位获取富贵的机会。”

“我身为太守,就应该为国家守卫本郡,这是我的职责,我是断然不会投降的!”

    “若诸位想要获取富贵,可拿我的人头去投奔汉兵,我绝不会怪罪!”

    在场的官吏士民纷纷变色。

    拿太守的人头去投奔汉兵,哪怕游楚真的有这想法,也没人敢啊!

    一名仕老朽颤颤巍巍地道:“自明府来了陇西郡,一直都是秉公执政,又仁义爱民,我等又岂会有二心!愿与明府同死。”

    有人带头,其余官吏士民也是纷纷附和。

    不附和?

    谁敢在这个时候冒头啊!

    游楚扫了一眼众人,语气也多了几分冷冽:“诸位既然不愿杀我,那我为诸位出个主意。”

    “如今南安郡和天水郡皆已经投奔汉兵,他们必然会带着汉兵来犯我陇西郡,只要我等坚守不出,等援兵到来,汉兵自然就会退去。”

    “到时候,我们为本郡坚守了义节,定然可以获得封赏;倘若援兵不到,而汉兵又攻城很急,你们就将我绑了向汉兵投降。”

    顿了顿。

    游楚又道:“如今的凉州刺史乃是我的恩师,若是听闻陇右遇袭,凉州的兵马必然也会抵达陇右。”

    “我不奢求诸位能跟我一同死节,但希望诸位能助我坚守一段时间,让我不至于被刀笔吏们骂作无能太守,保全我以死报国的名节。”

    说完。

    游楚又深深的向众人深躬行大礼。

    游楚深谙人性,一面煽情,一面谈背景。

就差没直接跟众人说:我有背景!哪怕狄道城被围得水泄不通,也有人来救我;你们若是助我守城,大家一起获得封赏;你们若是不救我,我死了你们也别想活。

    这一通大棒加大枣的话术砸下去,众官吏士民哪里还敢有二心,纷纷表示愿意助游楚守城。

    稳定了民心后,游楚一面令人紧闭城门,一面遣快马前往凉州金城郡求援。

    张苞见游楚不肯降,亦令快马去豲道城报信。

    张飞听闻游楚不降,遂将豲道城的兵马合兵一处,一齐前往狄道城。

    游楚不肯降,那么打陇西郡就得耗费些时间了。

    这个时候,豲道城留下兵马,容易让张飞的后方不稳。

    而让豲道城的兵马同往,也能起到震慑的效果。

    冀县。

    诸葛亮引主力兵马抵达。

    姜维等人,纷纷出城迎接。

    诸葛亮一一安抚,与众人入城。

    诸葛乔则是来到诸葛亮身边,并骑而行。

    “伯松,那姜维品行如何?”诸葛亮轻声问道。

    诸葛乔亦是放低了声音,赞道:“赵将军所言不虚,伯约兄的确有麒麟之才。”

    “只是伯约兄虽然敏于军事,却不愿为将,有些可惜。”

    诸葛亮奇道:“这又是为何?”

    诸葛乔轻叹:“伯约兄幼年遭遇兵祸,其父姜功曹为了护卫郡守,与羌胡叛军力战而亡。”

“常人都以为,伯约兄是因为出身郡中衣冠,鄙夷武人,所以不愿为将。”

    “然而我去伯约兄家中拜访时,自伯约兄贤母妻儿口中了解到,伯约兄并非不愿为将。”

    “而是姜伯母心哀姜功曹身为郡功曹却因为武勇而丧命,担心伯约兄也会跟姜功曹一样,擅用武事而丧命。”

    “故而姜伯母一直反对伯约兄习武。”

    “伯约兄不忍家中贤母妻儿担心,只能对外自称不愿为将,但心中却一直郁郁。”

    “马遵强征伯约兄为郎中后,姜伯母亦是深恨马遵。”

    “这次赵将军让伯约兄统冀县兵马,伯约兄没有拒绝,更是气得姜伯母在家闭门数日不肯与伯约兄相见。”

    诸葛亮亦是因为年少丧父,又因兵祸流离失所,不由对姜维有了共情之心。

    同样,诸葛亮也理解姜维老母的想法。

    一个在家相夫教子的妇人,突然失去了丈夫,本就哀伤。

    好不容易将儿子拉扯大,这儿子又要走上丈夫的老路,这心中自然是难以接受的!

    诸葛亮轻叹:“姜伯约有孝义之心,又有忠信大志,若是就此埋没,实在是可惜!”

    “伯松,你既然能了解到这些隐情,可有去劝过姜夫人?”

    诸葛乔有些讪讪:“我本来是想去劝的。”

    “可我还未开口,姜伯母就说,我年纪轻轻,却要披甲上战场,世上怎会有如此狠心的父母。”

    “阿父若想用姜维,恐怕得亲子去见姜伯母了?”

    诸葛乔也很无奈。

见了姜维的老母后,诸葛乔才知道为什么姜维不敢忤逆。

    除了孝义外,最重要的是姜夫人那张嘴,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尤其擅长郑玄的郑学!

    可以说,姜维自幼好郑学,都是受姜夫人影响。

    想说服一个人,同样得知己知彼。

    可惜,姜维学了十几年郑学,依旧辩不过姜夫人。

    诸葛亮仔细听了诸葛乔对姜维老母的介绍,心中有了计较:“无妨,待我考查姜伯约的才学后,再去见姜夫人。”

    身后的马谡听得颇不是滋味,不由暗暗忿忿:丞相何故如此器重这姜维!有我马谡还不够吗?

    这就是诸葛亮和马谡的区别了。

    马谡自矜,看不到旁人的闪光点,认为姜维也不过如此;比姜维有才能的不是没有,没必要这般重视姜维。

    诸葛亮不同。

    诸葛亮看中的,不是姜维现在的才能,而是姜维的潜力和年龄。

    姜维才十九岁!

    这般年轻,不仅让同郡功曹主簿等官吏交口称赞,亦让赵云惊叹武艺兵法,更是称其为麒麟之才。

    倘若能善加培养,这就是炎汉未来的中流砥柱啊!

    诸葛乔经常劝诸葛亮,不要事必躬亲,诸葛亮又何尝不知道?

    奈何能用的人才太少。

    要么是有才没担当,譬如廖立;要么是有才有担当私心重,譬如李严。

    能有才有担当且私心不重的,太少太少!

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个姜维,诸葛亮自然会倍加重视。

    为什么培养马谡?

    还不是因为没人!

    北伐不仅仅是击败魏将,还得考虑治理和镇守,总不能管杀不管埋,只打城池不治理城池。

    来到冀县城中,诸葛亮认真的考察了姜维的兵法武艺,见其骑射精通,对用兵道理也是对答如流。

    诸葛亮心中更是惊叹!

    当即就决定去拜访姜夫人。

    马谡虽然很不爽,但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生事。

    诸葛亮一向都是执法严苛,马谡要是恣意妄为让冀县官吏惊惧自疑,诸葛亮是会真砍人的!

    听闻大汉丞相亲自来访,姜夫人连忙出来迎接。

    跟姜维置气是私事,拒见大汉丞相诸葛亮那就是无礼了。

    寒暄一阵,诸葛亮直言了来意:“如今炎汉新立,正是我辈英才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时刻。”

    “伯约有麒麟之才,我深为佩服,故而想征召伯约在帐前听命,不知夫人可否允许?”

    姜夫人早猜到了诸葛亮的来意,直言问道:“丞相准备让伯约从文还是从武?”

    诸葛亮笑道:“自然是遵从伯约的意愿。”

    姜夫人摇头,直言拒绝:“若如此,恐怕得让丞相失望了。老身不想让伯约从武。”

    诸葛亮不慌不忙:“听闻姜夫人以郑学传家,想必也听闻过涿郡大儒卢子干。”

姜夫人点头:“子干公和康成公,皆是师从扶风季长公,老身亦是佩服子干公的才学。”

    诸葛亮轻笑:“不瞒夫人,陛下乃是子干公的门人,昔日在徐州的时候,亦在康成公门下求学。康成公的门人孙公祐如今也在成都。”

    姜夫人眼神一动:“丞相可否引见伯约与康成公门人相识?若能拜入康成公门人门下,也能印证伯约这些年对郑学的研究。”

    姜夫人想得很好,拜入孙乾门下,以后就能从文了。

    诸葛亮本就是心思玲珑的,姜夫人这点心思自然是瞒不过的。

    斟酌了用词,诸葛亮又道:“夫人,我以为身逢乱世,不能只好文事而忽略了武事。我有数言,请夫人静听。”

最新小说: 穿越首都送外卖 武道太难?可我有面板啊! 兽血沸腾 温柔的诱惑 列车求生:我知晓下一站信息 败犬女主请自重,我只想当男闺蜜 宦海青云 乡村神医好快活 全民觉醒:我靠词条成战神 用成仙骗我送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