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听你一个意见,如果你是我,你会改回来吗?”刘一菲不依不饶问道。
“如果是我,我肯定还是选择自己家,但每个家庭不一样,这也......”
张齐还没说完,刘一菲就笑了笑打断:“好的,我明白了。”
一旁的骆冰清咬了咬筷子,看了看张齐,又看了看刘一菲,不科学的第六感在疯狂发作。
张齐写给刘一菲的十首歌,骆冰清都听过了。
说实话,就歌曲质量而言,也就主打歌《说爱你》可以媲美她那张《水冰月》的水平,还有一首《下一秒》也还不错。
其他的,虽然听起来也是甜甜的,但口水歌居多,因为这种歌不需要什么唱功。
所以网上骂张齐“江郎才尽”,其实是有依据的。
但不可否认,这些歌,对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来说,杀伤力很大。
这个刘一菲,不会唱歌唱的上头了吧?
为了唱歌,自我催眠了?
其实骆冰清的猜测,还真有点儿靠谱。
因为之前的《有点甜》《爱的魔法》两首歌,刘一菲唱出来之后,反响都非常好。
张齐发现,20岁的刘一菲,确实适合唱这种类型的歌,所以专门给她打造了一张这样的专辑。
每首歌都可谓甜的发齁。
那歌词,啧啧啧,简直每一首都可以单独拿出去表白。
刘一菲一开始唱的时候,唱来唱去总是没有感觉。
跟书畅聊起这事儿,书畅说:“你一个没谈过恋爱的,怎么会有那种甜甜恋爱的感觉嘛。”
刘一菲的专业是演戏,现在的表演流派大致分三种。
体验派、方法派、表现派。
体验派源自写出了《演员的自我修养》的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核心讲究的就是尽全力让自己成为这个角色,不论戏里戏外都要如此。
这种流派的特点是毫无表演痕迹,一切都是从演员内心迸发出的真实情感。
但同样的,这种流派容易入戏太深,很难出戏。
所以娱乐圈才会有那么多的“剧组夫妻”,演着演着真演出感情的那种。
刘一菲是专业的演员,自然懂得体验派的方法。
于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歌曲中的感情,也为了更快的录好这张专辑,练歌的时候,她就给自己想象了一个恋人的样子。
因为刘一菲熟悉的同龄男生不多,这些歌又都是张齐写的,刘一菲就不自觉的把张齐带入这个“想象中的男朋友”的角色。
一张专辑,十首甜歌。
这一个月以来,刘一菲为了赶进度,不是在练歌,就是在录歌,连做梦都哼歌。
张齐的影子,也在她的心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甚至录歌的时候,有时恍惚之中,刘一菲就感觉,这些歌的歌词,都是张齐在变相的向自己表白。
那一瞬间的甜蜜,狠狠地扎进了她的心里。
唱了一个月的歌,她“恋爱了”。
而且还是齁甜齁甜的那种!
如果张齐没有女朋友,刘一菲大概会直接跟他摊牌,跟他恋爱。
可她知道,张齐有女朋友,而且还是两个。
一个是她的同学柳惜瑶,另一个是沪上见过面的骆冰清。
两个都是不输她的漂亮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