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也不多废话,立即就开始讲细节,五分钟讲完,干脆连组都替茅方升分好。
“好,既然各位学长们没问题了,下午开始我们正式干活!我认为这个软件做出来,绝对可以获奖!”
“对的!这软件太吊了!”
“以后用这个软件查资料会方便很多!”
研究生们也来了兴趣,而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觉得有什么不妥,没有一个人意识到李威是个大一新生,反而认为他的安排很合理。
倒是茅方升越看李威越觉得不简单,没干过牵头工作根本无法理解李威的干练。
“你小子可以啊!交给你牵头了!以后喊你领导!”茅方升半开玩笑地拍拍李威。
“你才是领导好吧,你全家都是领导!”
“你怎么......骂人呢!”
“我夸你呢。”
“你明明阴阳怪气我!”
......
经过李威这么一安排,项目进程神速!
一方面是因为茅方升设计的逻辑框架,确实挑不出来什么BUG。
另一方面,大家毕竟还是学生,没有什么辈分和地位的讲究,也还没学会磨洋工、应付差事那一套。
仅仅三天李威这一组就基本完成大框架,接下来就是不停地调试。
茅方升那一组在快速完成大框架后,立即陷入停滞,他这边的代码难度,明显高出李威的一个档次。
以至于不得不向李威这边伸手要人,可是逻辑的问题不是人多就能解决的。
整天两天,茅方升这组八个人挠破头皮,也完成不了手上的任务。
有两个倒是勉强做出来,但是茅方升拿过去一测试,BUG一堆。
他脾气上来逮着人就开喷:
“这么简单,我给你们解释很多遍,他妈的,你们为啥就不理解?!算了算了,你们放着吧,我自己一个人慢慢写!”
这波开团效果炸裂,本来就不爽茅方升的研究生,顿时罢工不干了:
“就你能!你慢慢写去吧,大不了老子期末挂科!艹!”
这话一说,其他人立即跟团输出,喷得茅方升都找不到词回骂,只能急得抓耳挠腮。
要不是李威闲着没事做,来看这组逛下,恐怕当场就一拍两散。
唉,队伍难带啊!
这就是李威不想搞实业的原因,涉及的人越多,鸡毛蒜皮的矛盾越多,有时候可能随便一句话都能引发一场办公室斗争。
没办法,李威只好再次站了出来,劝这个劝那个,好歹是把一帮大爷安抚住:
“冷静冷静!有什么困难大家一起解决,时间真的紧,马上就到月底!做出来还得调试、测试!”
“就很简单的事,他们就是理解不了!”茅方升唉声叹气。
“你说清楚啊,你说的那些东西鬼能听懂啊?!”
李威赶紧打断:“我看看你们的代码,我替他解释!你们冷静。”
说着,开始查看研究生写的代码。
就李威的经验来看,这些人代码写得非常标准,也颇具逻辑美感,毫无疑问,肯定是刘浩调教出来的。
但问题在于,逻辑毫无章法,极其繁琐,很多功能都是东拼西凑,说白了,就是自己想不通怎么做,然后从网上直接抄个差不多。
李威看得心里直摇头:这些人问题太大,可以说是用最好的颜料和画笔,画了一堆华丽的粪!
同时他还看出来,这些研究生完全不能理解,什么叫按照需求特征做条件匹配。
简而言之,就是不会自己设定个标准,来量化内容。
比如看黄片,如果要去掉有老黑的黄片,该怎么做逻辑条件呢?这时候就要分析有老黑的黄片,有什么特征,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老黑比较黑,那么可以把深色服作为判断条件,筛选黄片。
当然,这是个不恰当的例子。
总之,李威觉得,必须要教会这些研究生一些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概念。
看来得放出秘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