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过自责的车把式,江无舟把卷轴塞进亵衣内侧贴身放好,举着一把油纸伞,深一脚浅一脚的往京口走去。
江无舟身上的道服早已经被雨水打湿,紧紧贴在后背。尽管凉意透骨,江无舟却享受着秋雨的寒冷,甚至有些贪婪的迷恋着。
前方,一盏灯笼在风中摇曳,投下昏黄的光晕,映射出雨水交织出的幕帘。江无舟心中涌起一丝不祥的感觉,这里还看不到京口的城墙,荒野之地怎么会有人挂着灯笼。
虽然心中疑惑,江无舟却加快了脚步,也许是逃难的乡夫,或者是避世的高人,只要有个躲雨的地方,他就心满意足了。毕竟再这么走下去,怀里的卷轴就要被浸湿了。
终于,远远地,江无舟看到那一抹熟悉的灯光,是从一座凉棚前面的旗杆上照下来的。挂在旗杆上的灯笼,像极了莫回头门前的灯笼,让他有一种熟悉和安慰。
也许是乡里的善人捐建在路上的小栈,专门给旅人歇脚的地方吧。
江无舟心里暗自揣摩。
踏入那灯光下,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驱散了江无舟的寒意,让他长舒一口气。
凉棚里面摆放着一张方桌和三把椅子,角落的黑影里,似乎还堆放着几个酒坛。
就在江无舟观察着凉棚的时候,突然背后传来一个声音:“小伙子,大半夜还在赶路啊?”
江无舟走进凉棚的时候,并没有看到有人,此时背后冒出来的人,让他心中一惊,急忙转身。
站在江无舟面前的,是一个举着油灯护着灯火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