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网游 > 1960:南锣鼓巷街霸 > 第41章 古董现世

第41章 古董现世(1 / 2)

古董热,

    20世纪,八十年代,一批人靠倒卖古董,大发横财,带起来的。

    在八十年代,很多古董贩子,在京城低价收购古董,然后通过“特殊渠道”运到港城,高价卖给港城富豪,赚到巨额利润。

    加之两千年以后,有钱人越来越有钱,钱多到花不完,一句经典的“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古董热应运而生,轰轰烈烈。

    刚开始人们都不明白,东西都是按破烂儿价收到,到后来入行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一夜暴富的消息传出,大家伙这才明白原来这些破烂儿这么值钱。

    很多人为此后悔不已,也有很多人匆忙入行,想捞点汤汤水水喝。

    间接炒高了古董的价格。

    沉寂已久的盗墓行业,再次重出江湖!

    鉴宝节目:《古董巡回秀》、《国宝档案》、《华豫之门》和《鉴宝》......;影视作品:《鬼吹灯》《盗墓笔记》......再到短视频时期:《天天鉴宝》《听泉鉴宝》......

    卖玉的,卖翡翠的,卖玻璃的,卖塑料的......

    纷纷扰扰,熙熙攘攘,最后一地鸡毛!

    ......

    马末都曾说过,八十年代的琉璃厂,几乎没有假货,遍地是官窑。

    ......

    八十年代初,

    经营古董的店铺很少,多是以摆摊的形式,这种形式在后来也被延续了下来。

    当然随便一个小摊子,放块儿布,摆设几块大理石,弄个陶瓷厂的花瓶,破碗,就敢卖88万的,那就有点搞笑了。

    整个琉璃厂一共没几家铺子,往多了说也不过五六家。

改开没两年,租得起铺子的有不少,但敢租铺子经营的,不多!

    “李老师!又出门啊!”

    “嗯!出去逛逛!”

    “瞧您这一天忙的,星期天了也不歇歇!”

    李云骑着自行车,出了门,往西城赶去,

    准备去琉璃厂转转。

    李家在古玩方面,说得上是家学渊源。

    祖上出了个吃喝嫖赌抽大烟的太爷爷,有收藏古董的爱好。

    把兄妹二人抚养长大的李家老爷子,也是个爱古董的。

    李云从小就懂这些,小时候还跟着陈泽走街串巷收东西。

    虽说自六十年代捞了一大笔后,就不再热衷于收古董,但时不时来琉璃厂,潘家园逛逛,还是李云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

    几乎每个月李云都会来一趟,看看有什么好东西。

    有时候会去南边朝阳的潘家园,但更多还是到西城的琉璃厂。

    周六大清早,李云吃过饭,骑着自行车,来到琉璃厂,十来里路,一会儿便到了。

    交了一毛钱,自行车停路边,就进去了。

    戴着眼镜,背着手,一路走走停停,看到有意思的,蹲下看看,有时候一看就是半晌。

    “看看?”

“看看!”

    在来到一个平平无奇的摊位时,李云蹲了下来。

    摊主是个不认识的。

    拿起摊子上的一本书,是一本?民国时期的宣纸线装绣像版本的《水浒传》,相当于精装镶金版四大名着。

    “难得,是湘西出版社出版的,不多见!可惜了,是个残本!”

    李云拿起书,翻了翻,翻到后边,看到后面好几页都是被老鼠啃了的牙印。

    不禁叹息道。

    “收上来就是这样,要不人家还不卖呢!”

    说话的是老板,口音却不似京城口音。

    “这残本多少钱?”李云向老板问价。

    “这本书市面上不好找,我花二十收上来的,卖你25。”

    李云听了没说话,又把手中的书给放下。

    拿起旁边的瓶子,可在拿起瓶子的时候,他惊疑地发出声:

    “嗯?”

    瓶子本身形制并没有什么问题,是清光绪青花八仙暗纹瓶。

    虽然也是官窑,但属于是清代官窑中最不值钱的一类。

    一方面是光绪年间距离时间较近,收藏价值不大;另一方面是光绪时期,清帝国国力衰弱,瓷器发展远不如雍正乾隆时期。

    但这些都不是让李云的疑惑的,李云疑惑的是手感不对!

“假的?”

    李云心中惊疑不定。

    他从小就接触古董,小时候家里的瓷器,从明代到民国的都有,就算没有有后来也接触过,见过,可以说找遍整个京城,能比他鉴赏能力强的,不会很多。

    而这才是让李云心中疑惑的地方:

    “怎么会是假的呢?”

    李云将瓶子拿起看了又看,确定是假的,还是做旧的,画工算得上很精致了。

    “这瓶子怎么卖?”李云把瓶子轻轻放下,指着瓶子问老板。

    “青花暗纹,二十!”

    清光绪的瓶子,还是官窑,二十不便宜,但也不算贵,李云没有还价,也没说买,而是寒暄地说道:

    “大哥听着不像本地人?”

    摊主听到这话,楞了一下、

    “哈哈,听出来啦?我老家晋城的,来京城没两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哥做这生意有几年了?”

    “也才刚做两年,京城有个亲戚说这个比种田挣钱,我给人家看看摊子,啥也不懂!”

    “大哥你这一天能赚多少?”

    “赚不来多少......”

这时候的老bj人还没那么多傲气,卖古董的,跟收破烂的差不多,也没那么臭规矩,摆着个脸。

    李云虽然没买东西,但是跟摊主聊了好一会儿。

    李云最后两块钱拿了个笔筒离开了。

    看着老实的摊主,脸上笑呵呵,嘴里却是没几句实话。

    嘴里操着荷兰口音,却说自己是晋城人。

    随口说出光绪暗纹,聊起历史头头是道,明显是家学渊源,却谎称自己刚入行,给亲戚看摊子的。

    李云在琉璃厂也逛了十来年了,说实话还没见过假货,见得最多的是民国高仿,低仿,现仿的以前还真没见过!

    “这手艺也算是家学渊源,要是搁一般人还真看不出来!”

    “不值钱的泥胚子,卖出去一个就顶一个月工钱!”

    “可不是比种地强多了!”

    李云不禁想起儿时跟着大哥,二哥收破烂儿的场景。

    当时自己年纪还小。

    那时候兄弟几个年纪都小,大哥说什么就是什么,大哥说破烂藏起来,以后能挣大钱!

    哥几个就扛着麻袋跟着大哥,挨家挨户收破烂儿。

    谁也没真的把大哥的话放在心里。

最新小说: 总裁爹地慢点宠 都市:重生反派后手眼通天! 乱套 三国:不装了,我是霸王项羽 我真是情痴啊 还没穿越,我就有神级资质了? 别逼我当皇帝 七零娇美人,撩得冷知青心肝颤 超神:开局抽到鬼影兵团! 从网络神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