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想好了,我准备回家,以后可能不能再见面了。”
看着男孩坚毅的眼神。
李云一巴掌打在男孩后脑勺,
“说什么胡话!”
“学必须继续上,你回家能干什么?”
“我能帮忙种地!”
“种个屁的地,放这大学不上,你要是回去种地,你会后悔一辈子。”
“老师,我不后悔!”
男孩执拗的坚持。
“放屁!”
一直比较文雅的李云,难得口吐脏话,显然是眼前的扭劲让他生气了。
“你才16,你还年轻,你担心什么,才100块钱,你还不上我不要了!我稀罕这100块钱?”
李云的声音很大,走廊里不少人都听得到了,纷纷有人将目光投向这里。
李云见状止住火气,将李爱国拉到没人的角落。
“钱的事你不用操心,退学这事我肯定是不会同意的,这一百块钱你先寄回去,其他的再说。”
李云放缓语气说道:
“爱国,我跟你说,你记住,钱可以很好挣,你什么时候都不要把他看得太重,因为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用,用在哪里。”
“我把钱借给你,说明我觉得把钱给你,比我放在家里更有用,你不用那么在意。”
“钱很好挣吗?”
‘钱不重要吗?’
李爱国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认可的,即使这句话是他十分尊敬的李老师说的。
如果钱很好挣,那么多人也不会吃不饱饭,父亲也不会为了工分砸断胳膊,母亲也不会每天大早走几十里,进城捡粪只为换几个窝窝头,弟弟妹妹也不会每天放学打猪草。
如果钱不重要,如果自己有足够钱,那就不用每天打工,不用担心家里弟弟妹妹饿肚子,不用羡慕同学可以出去游玩,不用自卑自己身上老土的衣服。
不过,他还是十分感谢李老师。
认为自己之所以不理解,还是因为太小,没有到李老师的年纪。
这种想法,一直延续到一个月后。
......
翌日,教室。
“同学们下课吧。”
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纷纷离开教室。
“李爱国,你留下,我有事儿找你。”
李云骑着自行车,带着李爱国,来到自己的宿舍,而后从床底下拿出一个手提袋。
打开手提袋,里面装着三十只手表,各种样子的都有。
这是李云昨晚专门回家一趟,找三哥李肖要的,账都是他提前垫付的。
“就是这些了,你考虑清楚,这件事还是有风险的。”
其实并没有什么风险,对他这个老师来说,如果被逮着,可能也只是被领导骂上几句。
至于学生,就更没什么事了,辅导员领走,批评教育。
之所以这么说,只是想让对方做事谨慎一点。
学校周边卖卖就可以了,万一过界了,被逮着交到警察局手里,那他就还得麻烦大哥出面。
“老师,我愿意。”
李爱国什么都不懂,不过他相信老师不会害他,他也没什么值得人惦记的。
“那好吧,东西你拿走吧,赚到钱再还我。”“不过,记着,学校的情况我也不熟悉,刚开始小心点,一定不要离学校太远。”
“我知道了,老师。”
李爱国拿着东西出去,回傍晚的时候,
一直以来,李爱国都认为投机倒把是要吃紫蛋,蹲大牢的,记得村子里的刘二蛋就因为投机倒把蹲了十年大牢。
因此,当李爱国拿着手表,来到学校后面商业街的时候,小心翼翼,时刻警戒稍有风吹草动,便准备拔腿而跑。
可渐渐地,他好像发现了不对,因为他发现卖东西好像不止他一人,有不少人都在街上游荡,到了晚上,甚至出现了各种小商小贩。
整条街上,随着夜幕降临,到处都是投机倒把的。
竟然还有人穿着大衣,主动找上他,问他要不要磁带。
这让李爱国悬着的心,彻底放下,唯一担忧的,变成如何把东西卖出去,把钱还给李老师。
如果还能再赚一些的话,就都寄回家里。
......
“李云拿走了一批货?”陈泽清早过来,听说了这个消息,“不是不让他掺和?你怎么还给他?”
“他说他有个学生,家里急需要用钱,想帮帮忙!”李肖解释道。
陈泽听了有些不高兴,“缺钱给钱就是了,都说了不让他掺和——”
“大哥,没事的,现在满大街都在倒货,咱们兄弟第一批出货的都已经回来了,不一个也没事儿!”
“而且我听说戏剧学院门口有不少二道贩子,咱们不卖也有别人卖。”
“再说啦,就算真出事啦,咱上面不还是有姐夫罩着嘛!”
......
西单,位于西城区。
得名于老京城俗称的西单牌楼。
八十年代的西单,是倒爷的聚集地。
每到晚上,大批的倒爷开始在西单街头巷尾出没,有需求的顾客也会汇聚于此,进行交易。
俨然一副大型黑市的样子。
不过,政府不怎么管就是了。
王朔在西单做倒爷也有一阵子了。
从东北下乡回来算起,到现在也有个四五个月,可以说,算是这条街上资历比较老的倒爷。
“这几天街上有点儿不对啊。”王朔接过同伴手里的烟,打量着街面儿说道。
同伴是王朔邻居家的儿子,算是他的下线儿。
是个憨憨的胖子,裹着大衣,双手揣在袖子里,望着街面看了又看,也没发现哪儿有不对的。
“哪儿不对了?我怎么没看出来?”
“你没发现街上又多了一伙人?”
“有吗?”憨憨的胖子疑惑地挠挠大脑袋。
王朔却是十分肯定,发问道:
“你今天卖了多少钱?”
憨憨的胖子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说道:“三百。”
“上个月呢?一天能卖多少?”
“五百!”
胖子虽然憨,但并不傻,一下子就发现了问题。
“看出来了?”王朔问道。
憨憨的胖子点点头,说道:
“确实少了。”
......
又一日,赚到钱提前收摊的王朔到迎仙楼吃饭,恰巧遇到了到店的陈泽。
两人热情打招呼,期间王朔聊起西单的生意,抱怨生意一天不如一天。
“什么?哥?西单的货都是你的?”王朔惊讶地呼出声。
“嗯,你知道就行,别乱说。”
陈泽提醒道。
“我说呢,谁能一下子弄来那么大一批货。”
“多少货啊?”
“三十万!”
“三十万?我的天?”
王朔被吓到了,他的上家,他哥哥的铁瓷,从刚开始小打小闹,积攒到现在,估摸着也才五六万的身价,而陈老大这边一出手就直接是三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