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迁从口袋里掏出一枚一角钱的铜板,还有一枚银元,煞有其事的向两人介绍。
餐桌上,其他人都被两人所交谈的事情吸引,纷纷停下来听两人说起某些商业上的机密。
“假如这是一盒磺胺粉,只需从内地转悠一圈,不需一个月,一角钱就能变成一元钱。当然这一元钱并不完全属于我,其中有两成要交给沪上的供货商,一成要交给渠道商,另外两成要上交给沿途的官员,还有一成需要交给内地的供货商。
剩下还有四成,刨去一成本金,剩下的三成是利润,当然这样的生意也不是人人都能做,需要有一定的背景。”
陈迁没有骗他们,真实的走私生意所获取的利润远远比所说的更高。
“陈,你有这样的生意吗?”马佐夫迫不及待的问。
陈迁无奈耸耸肩:“你觉得我有本事参与这样的生意吗?”
听完后,普拉什淡淡一笑。
“陈先生,这样的生意与我们无缘,我们应该谈论一些实际点的,比如说我提起的债劵。”
陈迁点点头:“我当然知道,所以我要考虑,毕竟投资是一门非常需要谨慎对待的事情。”
“半年,回报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一年可以达到百分之一百甚至更多。我曾经是一名军人,你要相信我的眼光,契丹政府绝对无法打败日本人,甚至无法支撑三个月。”
看向普拉什信誓旦旦的眼神,不光是洋人,就连日寇也相信三个月便能击败国府,逼迫他们在停战条约上签字,就像数年前的一二八事变那样。
这是公认的事情,很少有人相信政府能抵挡住日寇的钢铁。
结束晚餐,陈迁还是没有答应普拉什购买日本人的债劵,这或许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但他不愿为日寇提供粮草弹药,无关乎其他,这是一个国人最基本的底线。
最后带着遗憾,普拉什没有过多劝阻,想要投资的人很多,不差陈迁那点钱。
而陈迁手头上的钱并不多,虽然各种灰色收入不菲,但基本都用在公事上面。
拜托红党购置的几套安全屋,在每个安全屋内准备一些物资,以防不时之需,光是这些就已经花光陈迁手头上的积蓄。
晚餐结束时,窗外的天空绽放起烟火,璀璨的烟花转瞬即逝,唯有那一刻的美丽印刻在脑海中。
一群人在客厅里举办舞会,留声唱片机播放着音乐,大家其乐融融祝贺农历新年的到来。
舞会结束,马佐夫搂着一个白俄女子走进卧室,而普拉什正在跟房东老太太介绍起债劵,四处拉投资。陈迁断定肯定是高木会社的人给了他什么好处,或许是每拉到一笔投资便返利多少。
陈迁醉醺醺的回到楼上房间,点燃一支烟让自己脑袋尽量清醒一些。
日寇四处兜售债劵,必然是为侵略加大准备,可又无可奈何。
不仅仅是日寇,国府也在出售国债,只不过国府的债劵······
啧——!
陈迁连看一眼的心思都没有,但凡获得的钱财有一半用到国防上面都算上烧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