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迁与赵理君关系亲密人人皆知,不过并未表示支持谁,赵理君默认陈迁支持自己,而王新衡也在暗中拉拢陈迁,爽快的答应为陈迁解决刘策的调职手续。
见陈迁落座,这个小型会议只有数人,情报组、行动组、书记室的长官,加上王新衡这位特区长官。
这次的会议主题有两个,一个是关于沪上越演越烈的救亡运动,现在如今已经势不可挡。根据情报显示,救亡会的人近日活跃频繁,必须加以镇压。
另一个是来自公共租界情报组的情报,在豫才先生对楼有一处秘密监视点,根据监视人员汇报昨天夜里豫才先生身体不佳,已经躺在床上不能行动,彻夜未眠。
这也是此次会议的主要事项,对于豫才先生近些日子以来的身体,特务处的人可谓是十分掌握,他大病数次已经到了烛火微弱之时。现在唯一要讨论的就是如何针对豫才先生的逝世做好充足准备,以防民众大规模‘暴乱’。
这样举国闻名、名震世界的文坛领袖逝世,必将带来一场旷日持久的民主运动,特务处要早作防备。
王新衡沉声道:“我决意暂且搁置区内各部门的工作,将人手都派往一线随时行动,镇压民众过激行为,以防出现扰乱社会秩序的情况出现。”
“若强力镇压势必会引起更大的冲突,不利于平稳解决。”书记长鲁昭国说道。
“我也不同意武力镇压,当以维持秩序为主,避免与民众发生冲突。”赵理君也持反对意见。
见有人做出不同看法的见解,甚至一反常态对有可能出现的‘暴乱’活动置之不理,王新衡感觉到权力的逝去,以往这在他任职期间从未有过。
王新衡不死心的说:“若产生‘暴乱’活动,只怕追悔莫及。”
“未来的事情谁能说的准,何言断定豫才先生不日将殇?”鲁昭国抬头看向他。
“要早作打算。”
鲁昭国淡淡一笑:“如豫才先生这样的大才,势必会对后事有所叮嘱。若我们派人出现,会让民众以为另有原因,容易激化矛盾。
以我之见应当不予理会,由市政府出面组织各种悼念追忆活动,活人尚且管不过来,还要去管一个人死后的身后事,未免小题大做。”
赵理君也赞同道:“若豫才先生不幸殇逝,应当将监视点撤离,以免发生误会。”
会议室内三人争执不休,而作为沪上特区长官之一的副书记长陈迁却显得不太愿意发表见解,因为大家都不想再惹麻烦。
对于鲁昭国等人来说,死了麻烦事倒少了许多,就别再掺和了,特务们巴不得多死几个就好。
渐渐地形成两个意见,王新衡等人决意用武力镇压或有可能出现的游行示威活动,按照他的意思如果豫才先生真的殇逝,民众借机闹事即使在葬礼上也要使用武力镇压。
而赵理君和鲁昭国两人的意见,则是不予理会,而且现在豫才先生还活着,就不要讨论身后事。
就在争执不休时,外面响起敲门声,王新衡的秘书急匆匆赶来递来一封电报。
瞧见电报内容后,王新衡颇为得意:“现在该研判一下身后事了。”
闻言。
陈迁神色紧张站起身,会议室里其他人也纷纷起身,嘴角带着笑意王新衡将电报丢在桌上,陈迁一手将其拿走,几人凑在一起查看电文内容。
‘豫才先生寓所内出入人员繁多,皆有悲色,分发纱巾,疑已死亡。’
手中电文被其他人拿去,众人神色异常缓缓落座。
王新衡向秘书口拟一封电文:“致本部,三级密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