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彭淑凝离开后,陈迁开始拟定第二封电文。这封电文是关于‘苏嘉铁路’的情况,陈迁想引起戴春风的重视,高木会社的副理事前往苏州,加上这段时间‘苏嘉铁路’即将开通,很难不让人联想在一起。
待彭淑凝将电报拍完,提着包包跟陈迁打了声招呼便下班。
站在二楼办公室的窗户旁,陈迁目送她离开,随即起身走进电讯室。
陈迁先是观察电台扭矩频道,将彭淑凝放置的头发丝吹掉,这是她特意布下的小把戏,陈迁对此心知肚明。只不过自己是向本部发报,无需藏着掖着。
将扭矩调到特定频道,陈迁开始向本部发报。
发完电报,陈迁将底稿销毁,复原扭矩频道。
······
翌日。
陈迁依旧如往常那样上班工作,知道在自己离开后有人动过电台,彭淑凝并没有表示出任何异样,甚至和陈迁有说有笑。
闸北组的特务工作依旧继续,接到陈迁电文后,远在金陵的戴春风也并未下达任何指令。
陈迁从报纸上看见沪西的日商工厂大罢工结束,工人们含着泪无奈复工,面对来自日寇、国府、巡捕房的三面围攻,无力承担罢工所耗费的时间,毕竟他们一家老小还要活下去。
罢工骨干人员被巡捕房逮捕,并且面临监禁的惩罚,剩下的工人一部分被收买许诺提高待遇,一部分人被威逼复工。浩浩荡荡的大罢工以一个虎头蛇尾的方式结束,也只会以这种方式结束。
国家没有尊严可谈,小民更是。
虽然救亡总会的人极力斡旋,可他们一无权、二无兵,说几句公道话顶屁用。
若是讲道理就能让列强羞愧难当,国家何至于此,世界上也不会有什么压迫。
······
一个月后。
陈迁站在二楼办公室的窗户旁,静静看着远处波光鳞鳞的苏州河,码头上依旧繁忙。
下巴上的胡须已经变的浓郁起来,显得整个人略有沧桑。
来到沪上已经两年,回首看去,似乎自己从没有好好休息过一段时间,陈迁揉了揉眼睛,苦涩一笑。
‘咚咚咚。’
办公室的门敲响,彭淑凝拿着一份电文走进来。
“陈长官,区部电文。”
“放桌上。”
彭淑凝看了眼陈迁,将电文放在办公桌上悄悄离开。
自己的这位长官真是奇怪,既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几乎每天都会按时上班下班深居简出,生活一点情调都没有。
拿起桌上的电文看了一眼。
上面的内容是陈迁请求特区长官王新衡调关于调查‘林依’的情报,特务处的人前往她苏省老家,还有厦门大学进行的调查。
此人的家庭情况成谜,她的父母早在数年前便已经去世,根据对其家乡邻里的口中得知,林依似乎是收养的孩子。
“收养~~~哼!”
陈迁很难想象是什么样的家庭会收养一个女孩,而不是收养男孩。
对!
乡下人无亲无故居然会收养一个女孩,而且电文内容中称此人的父母只不过是乡下一户自耕农,家里的田亩并不多。
一个乡下农户,收养一个无亲无故的女孩,而且供她上大学。
观世音来了都未必有这样的善心。
陈迁知道乡下家庭供养一个学生读书有多么不易,就拿自己为例,伯父为了供养自己读书也是颇为吃力,自己家还是乡下士绅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