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哥儿想早点挣钱,第二天便行动了。猪肉是新鲜现买的,谢哥儿带着小五和阿兰推着之前摆摊用的小推车,到县城买了二三十斤猪肉运回家。
谢哥儿负责将肉切成小块,小五和阿兰则是剁肉,厨房里回荡着“铛铛铛”的剁肉声。等到肉剁成带点粘性的肉泥,就可以放调料进行调味。
程延家的调味料多,自程延有钱有时间后,自然不能委屈了自己的嘴,现在人们日常用的调料很少,觉得放点油盐就行,程延就觉得不行,便经常到县城里的杂货店、粮油店甚至是药材店寻找自己知道的调料,买了不少放在家中。
将调好味的猪肉铺到一张油纸上再用另一张盖住,将猪肉均匀擀薄,然后放到锅中慢慢煎,成型后将两张油纸拿掉,给肉脯两面刷上糖水再继续煎一会,出锅后再撒上芝麻,一张油亮喷香的猪肉脯就做出来了。
谢哥儿将这一大片的肉脯切成小片,三人尝了尝味,果然跟昨天做的大差不差,一样好吃,几人对视一眼后纷纷露出笑容。
谢哥儿不禁感叹:“阿延是怎么想到的?猪肉竟然还能这样做来吃,味道跟平时煮的肉一点也不同。”
小五和阿兰连连点头赞同:“东家不愧是读书人,能想出这样好吃的吃食,感觉我能一下子吃好几斤。”
几人又说笑几句后,继续剁肉的剁肉,煎肉的煎肉,忙得不亦乐乎。忙活一早上,二三十斤猪肉成了一堆猪肉脯,装了一大盆。把盆搬到推车上后,谢哥儿带着小五和阿兰去县城摆摊了。
还是熟悉的地方,谢哥儿到了之后看了一下周围的小摊贩,还是跟之前一样多,就是不知道还是不是原来在这摆摊的人了。
“猪肉脯、好吃的猪肉脯。”小五和阿兰中气十足地吆喝着,“可以免费试吃。”
用免费试吃吸引客人屡试不爽,再加上摆摊的还是三个小哥儿,在众多摊主中也很突出,路过的客人很快就被吸引过来。
谢哥儿拿出一点肉脯切成小块的供人试吃,不大,刚好能让人尝出是啥味。谢哥儿让客人们排好队,一人只能试吃一次,在他们排的时候,谢哥儿开始不紧不慢地介绍自家的猪肉脯。
“我们家的肉脯都是现做的,吃起来软硬适中,越嚼越香,三十五文半斤,绝对好吃,值这个价。”
还在排队的客人听到半斤就要三十五文,顿时惊了,“这也太贵了,有这钱还不如去买一斤猪肉。”但这人说归说,也没走,免费试吃等会就排到他了。
谢哥儿听到这话,笑了笑,对众人解释道:“这肉脯我们是经过好几道工序才制作成的,里面还加了昂贵的调料增加味道,自然是比生猪肉贵一些,大家喜欢就买,不喜欢也不勉强。”
有人觉得贵,也有人不差钱,试吃过后当即要了一斤。陆陆续续有人要买,几人开始忙着包肉脯、收钱找钱。
“欸?这不是程老板的夫郎吗?”一个客人突然有些惊喜道。
谢哥儿正将包好的肉脯递到客人手里,就听到这话,谢哥儿没想到还会被以前的客人认出来。谢哥儿点点头,笑道:“是,我就是之前在这摆摊的程老板的夫郎。”
“哎呀,还真是啊!我记得程老板和夫郎都长得很俊来着,一瞧果然是。”客人咧开嘴,“没想到你们又摆摊了,你们不知道,自从没见到你们摆摊,吃不到你们的吃食后,我可是好几天浑身上下都不舒服,就想着那味道呢。”
客人又自顾自地说着,“后面我发现有家酒楼也卖你们的吃食,也去吃了好几次,但是感觉这味道还是差点,没有你们做的好,而且这价格也贵上不少。”
“现在真是太好了,又能吃到你们家做的吃食了,不过不是辣魔芋和脆皮肠有些可惜。”
谢哥儿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他们确实是一声不吭就没摆摊了,“真是对不住大家了。”为表歉意,谢哥儿给了客人一片肉脯。
这客人一点也不客气,接过来便嚼着吃了,“这肉脯味道真不错啊,给我来个一斤吧,程老板的手艺肯定差不了。”说完左右望了一下,没看见程延,“程老板人呢,怎么没见到他呀。”
“阿延他去念书了。”谢哥儿回道。
“嚯,怪不得看程老板长相气度,不像个小摊贩,原来还是会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客人恍然大悟,虽然两年没见到人,但一说起程延,脑海中还记得程延的面貌。
两人聊着,旁边的客人也听到了,新来的客人不知道,有之前的老客人也记起来了,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聊起来,说的都是当年没看见程延家继续摆摊时的难受,也夸这肉脯做得好吃,小摊前很是热闹。
在书院的程延到了正午一下学,就赶过来谢哥儿这边。程延到的时候,谢哥儿几人还在忙,盆里的猪肉脯已经卖得过半了。
“衿衿,我来了。”程延站在谢哥儿身后。
正给客人找钱的谢哥儿听到这声吓了一跳,随即惊喜地转过头,见到程延,嘴角翘起:“阿延!”
程延上前,伸手理了下谢哥儿有些散落的发丝,“辛苦你了,让我来吧。”
“不用,还剩一点很快就卖完了,而且也不是很累。”谢哥儿觉得读书也是很累人的,不想再麻烦程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