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恽面带微笑道,“此事不急,圣人若是有意自然会召见尔等!”
李恽心中很清楚,这赤松德赞想入长安不过是想博得李隆基的同情换取些好处。
赤松德赞点了点头,“小王为圣人备了一件礼物,不知可否请将军转交与大唐皇帝陛下?”
李恽感兴趣的道,“不知道是何礼物?”
赤松德赞这时从袍服中取出一物,吉桑东赞与弥素一见此物瞳孔瞬间放大。
“将军这是我吐蕃历代赞普的传承之物,还请将军呈送给皇帝陛下!”
“这个某可以帮殿下送入长安……”
李恽接下此物,随后立即命人把其装进了一个锦盒之中。
待三人离开后,李恽立即命李宁领三百骑兵把协议与此物送回长安。
“此物一定要亲手交到圣人手上!”
“郎君放心,绝不会有失!”
“路上注意安全!”
……
“什么,赞普怎么能签下如此协议!”
“签了这协议,吐蕃还是吐蕃吗!”
“如此下去吐蕃将亡啊!”
“不能这样下去了,必须要反击……”
逻些城中几名贵族在城中密谋着,佛教僧侣们此时也听说未来将限制自己的权力,因此也对唐军不满。
很快这些人勾结在一起,鼓动百姓反抗大唐,袭击落单的唐军士兵。
时不时经常会有落单的士卒被逻些人偷袭。
一开始李恽还比较克制,只是派人警告了逻些城中的僧侣贵族,并没有动用武力。
可惜他的这番克制,却让人以为是懦弱可欺。
僧俗贵族们的动作也越来越过分。
当一名唐军校尉死在偷袭之下后,李恽彻底被激怒了。
他先是封锁了整个逻些,随后下达了残酷的屠城令。
“给某杀,凡有高于车轮者皆斩……三日不封刀,所有牵涉其中的僧侣贵族全部诛灭……”
残酷的大屠杀整整持续了七天天,随后李恽又下令点燃了整个城市。
原本繁华的逻些城彻底消失在了美丽的火光之中……最后只留下了文成公主城。
“大唐继汉之威烈,总率万国......四方胡虏,有敢犯者,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这个宣言也随着这场战争和逻些城的故事传遍诸国。
为了平息李恽的怒火,赤松德赞不但把自己的妹妹进献给了唐军,还命令各家贵族选出家族中十三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女子入唐营。
就连吉桑东赞和弥素两人这一次也被吓坏了,也从家族中挑选了不少女子入唐营。
李恽看着眼前被吐蕃人送来的女子,心中却是异常冷静。
侯君集的前车之鉴他可不会忘记。
当下他命马汉为这些女子单独设营,随后命李辉派人把他们送去长安,进献给李隆基。
……
转眼已是到了天宝八载九月。
这日一早,三万唐蕃大军齐集于原野之上,等待着检阅。
此时在阅兵场的东面已经搭建好了巨大的观礼台。
受邀参加观礼的吐蕃贵族和官吏也已经在观礼区安坐。
这一次大阅,李恽把能够找来的吐蕃贵族都请了来。
“郡王殿下,请!”
李恽满脸微笑着请赤松德赞登上检阅台。
赤松德赞客气一番后,第一个登上了检阅台。
李恽则紧随其后,第二个登上了检阅台。
紧随其后的则是吉桑东赞与弥素、兀伦样郭三人。
“唐军威武……”
随着李恽等人的登台,校场中响起了将士们的山呼之声。
“壮哉!”
这千营共一呼的场面让所有人皆是激动万分。
就连见多识广的李恽,也不禁感觉心旌摇动。
按照计划,这次阅兵首先是由李恽检验诸军,随后进行分列式表演,最后各部还将举行实战演练。
李恽首先骑马检阅了各营组成的方阵。
每到一处,士卒们皆是高呼“唐军威武”的军号。
士卒们的目光也始终随着李恽身影而移动。
不少观看的吐蕃人心中都升起了“大丈夫当如是”的感慨。
此时观礼的吐蕃贵族中一人却面露苦涩之情。
此人正是原吐蕃大将军悉末郎,这悉末郎虽然在大非川之战中逃得性命,但却也失去了一条手臂和一只眼睛。
他看着眼前的唐军,心中恨意却是难以掩饰,他双眼紧紧盯着李恽心中幻想着如何才能取其性命。
这时李恽已经检阅完三军,再次回到了检阅台。
这时号角与战鼓齐鸣,随后乐队奏响了大唐军歌。
“巍巍大唐,壮志骄阳,威加海内,德被四方;
琴棋书画,锦绣文章,膏腴天赐,物华德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