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哈哈一笑:“你是王妃,这样喜欢她,便赐封乡君如何?”
老王妃嗔道:“臣妇的孙女,只是乡君?”
“得寸进尺,来人,传哀家懿旨,赐封桂兆王妃的孙女温惜惜为明阳县君。”
温惜惜一头雾水,这怎么就册封上了?但她不敢推迟,连忙领旨谢恩。
太后温和说:“这是你应得的,哀家与你祖母从闺中时便在一起,后来又做了妯娌,你救了她的性命,便与救了哀家的姓名。而且,你这样子,与你外祖母年轻时候,可像极了。”
外祖母?
这个称呼实在是太久远了。
温惜惜知道自己的外祖母,从前也是皇室郡主,但她体弱多病,生了母亲之后不就就病逝了。
老王妃说:“惜惜面容更像昭阳,但是性子与缨儿倒是一般无二,固执得不行。”
“是吗?”太后眉目含笑,“缨丫头的确固执,哀家的话她都不听。”
温惜惜听太后与老王妃说起生母的事情,心中着实讶异。她一直以为外祖母早逝,外祖父一家子离开京都,所以母亲才不得不低嫁,没有遇到良人最后忍痛离开。
可听起来似乎不是这样,没有外祖父外祖母,母亲的身份似乎也不低。算算年岁,母亲嫁给温沛海的时候,太后当时还是皇后,且非常疼爱母亲,家世好长得好性格还不错的女郎,为什么就一心看上了温沛海?
温沛海……那时候那么会伪装吗?
还是因为,祖父温致远与大伯父温沛荣的优秀,让母亲昏了头,以为温沛海与他们一般无二?
心中万千疑惑,但温惜惜并没有问出口,只默默听着。
太后懿旨是传到桂兆王府的,不过京都贵人稍有些能耐的,便都知道桂兆老王妃看上了一个女郎,收其为孙女养在身边,太后更是封其县君。
“听说还是个商户女呢,上次机缘之下救了老王妃的性命,就入了老王妃的眼。”
“这样好的运气?可知那女郎叫什么名字?”
“只知道是陵安城何家女郎。”
“何家……啧啧啧,看样子这何家要水涨船高了,今年的皇商里头,定然有何家一份。”
不过,权贵之家对此没有很在意。
因为商户再怎么往上升,那也只是皇商,改换不了门庭。而那位县君只是个女郎,不足为惧。
更重要的是,这个县君只是个封号,并没有实际的封地食邑,也就是个空头县君而已。
温致远目光淡淡,听这旁人的议论声。也有熟识的朝臣过来恭喜他,那些人知道,何家是温家这条船上的,何家得势对于温家来说是好事。
更有人目光囧囧,轻笑一声:“翻云覆雨的本事,还是温大人最在行!”
前阵子得了消息,太子落崖一案与三皇子有关,现在何家女就受封了,其中没有温家的运作,他们可不相信。
温致远没有回应任何话,回府之后便让人将长子三子以及长孙喊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