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灭门,崔皇后身死,赫赫扬扬的崔氏,在京师很快便销声匿迹。
春闱过后放榜,中书省和户部又是好一番争执。
历来勤勉的隆庆帝却忽的病倒,辍朝十余日。
京师有人传言,是崔家鬼魂索命,崔皇后乃是蒙冤被害。
听闻每到入夜,朝阳宫便有呜咽之声,宫中请了不少法师,皆无济于事。
后宫不可无主,百官们纷纷上奏,请隆庆帝另立新后。
为着封后一事,朝堂上吵翻了天。
隆庆帝要立贤贵妃为后,孙太傅和那赵拂都道,贤贵妃身份低微,不配为后。
隆庆帝冷笑道:“朕每每行事,都要依孙太傅和众卿所言,不敢行差踏错半步,如今封后也不能随己心意。不如这皇帝换你们来做吧。”
众臣愕然。
隆庆帝身为傀儡多年,颇有觉悟,从不说这般赌气的话,怎么今日突然要破罐子破摔了。
“还是要封你孙家女儿为后,太傅才满意?”
孙太傅忙道:“老臣并非此意。”
隆庆帝难得坚持,将早已拟好的圣旨扔在朝堂上便即去了,由得这些大臣们争执。
“这!这可如何是好!”
群臣相顾茫然。
赵拂叹道:“就依陛下所言吧,我听闻那宫中有冤魂索命,盯着皇后宝座呢,难道孙太傅要害了自己孙女不成。”
“不,不,赵大人不可胡言。”
王宣也道:“贤贵妃娘娘母家无人,也算不得坏事,否则再来个崔氏,可就没咱们什么事了。你说是不是,李大人?”
李瑞卿只是赔笑,“为人臣子,自然都听陛下的。”
孙太傅环顾众人,不由深深叹了口气,他送孙女进宫,本就是为着皇后宝座,更是为了孙家再进一步,如今看来,朝堂之上,谁也不是傻子。
世家互为倚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四大世家毕竟不是一家人,总要争个长短。那落于人后的自然不甘心,敢为人前的怕是也要引起众怒。
眼下赵拂势大,再也不是他孙家一家的天下了。
孙太傅老了,他拿起圣旨,叹道:“李大人说得对,为人臣子,自然该听陛下的。”
崔皇后过世后,和乐公主连日生病,太医久治不愈,卫时雨便常常入宫陪伴。
这天贤贵妃抱着公主整夜未睡,正歪在榻上小憩,见卫时雨进来,忙道:“郡主来了。”
卫时雨行过礼后,只见本来珠圆玉润的公主,现下却瘦的眼睛都大了。
贤贵妃满脸担忧,“公主整夜啼哭,也吃不进奶去。”
卫时雨算算时日,“给小公主添些蛋羹吧,吃些肉面也成。”
“成吗?”贤贵妃问道:“太医说,公主脾胃虚弱,怕克化不了。”
婴儿六月便可添加辅食,卫时雨可不信太医那套,从前清宫孩子夭折率高,就是被冻死饿死的。
“我去做。”
卫时雨自去贤贵妃的小厨房去,蒸了两个嫩嫩的蛋,转回来喂给和乐。
和乐哭累了,闻到蛋香味,竟然张口便吃。
卫时雨怕撑坏了她,只敢喂了一半,和乐不愿意,还张着手要呢。
贤贵妃转悠为喜,“好了,能吃便好了。”
“娘娘把她放下,让她自己玩吧,别总抱着。”
贤贵妃不肯,采桑上前道:“郡主不知,娘娘连晚上睡觉时都要搂着,生怕小公主受了委屈。”
卫时雨叹道:“娘娘费心了。”
贤贵妃却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也怕那些奶娘不肯尽心。若是公主真有个好歹,我如何向皇后交代。”
想起崔皇后,卫时雨也是心中难过,她始终记得当日初进宫时,坐在朝阳宫正殿那个小姑娘。
虽为一国之后,却对隆庆帝满心倾慕,提及心上人,皆是小女儿情态。
她陪着夫君一路走来,为他除掉政敌,平复边关,诞下子女,谁知隆庆帝翻脸无情,转身便将她置于死地。
“听闻陛下要封娘娘为皇后。”
贤贵妃冷笑一声,满眼讥讽。
采桑抱过公主,“娘娘和郡主说会话吧,奴婢哄公主睡一会。”
采桑走后,贤贵妃便道:“慧妃封了慧贵妃,那容妃正闹呢,如今妃位空虚,陛下有意充实后宫,已经选了不少女子入宫。”
“我听说了,那王尚书家的女儿也要入宫了。”
虽说王家是世家,但王毓贞毕竟退过亲,而且是曾和崔氏有过婚约,再嫁也无好姻缘,竟也答应入宫了。
隆庆帝一面派公主和亲,一面又把贵女们往后宫中拉拢,为了江山社稷,倒真是舍得。
“世家女子是不屑于入宫为妃的,容妃痴恋陛下,王氏又无处可去,这才入宫。即便如此,她们也是虎视眈眈的盯着后位。”贤贵妃看向外间天色,“我没有家世,陛下自然更好拿捏,想来这些嫔妃也是巴不得把我一脚踢开。”
卫时雨如今可再不相信隆庆帝是痴情之人,只怕他对贤贵妃的宠爱十有八九也是装的,因此颇为担忧,“那娘娘您可要当心。”
贤贵妃一笑,“我没什么可怕的,不必担心我。”
“就算是为了姜四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