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叶阳晨身着红袍朝服,进宫领旨谢恩。
巧的是,那日康国公康诚也在大殿上,他看到叶阳晨第一眼,心中便如翻江倒海,再也难以平静下来。
康诚惊讶于叶阳晨怎么长得与养子卫泽楠一模一样,天底下没可能有那么像的两个人。他怀疑这个叶阳晨会不会是卫忠海的另一个孩子,但无凭无据他也不敢妄断。康诚心里想的是,要找个机会,把叶阳晨的身份弄个水落石出。
那日,丰顺帝项靖龙颜大悦,胡子一直向上翘翘着。金殿之上,太监尖着嗓子大声宣旨,授叶阳晨楚州长史兼翰林院修撰。
旨意宣读完毕,顺帝朗声大笑,“新科状元,本次科考为国选贤朕心甚喜,遂决意对你额外施恩,你还有何未了心愿吗?尽管说来,朕都成全你。”
顺帝之所以对叶阳晨如此偏爱,是因过去好多年了,项靖都没有见过像叶阳晨那样才华横溢的人。国家已陷颓势多年,顺帝虽心忧,但又不想做出什么实质的改变,也没想过什么救国之策,总是想着求神拜佛,希望上天保佑国运昌隆。如今他看到了新状元的才华能力,便觉得此乃上天护佑的结果,更是国家祥兆。
诚然,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但一个国家的强盛需要的人才不是一个两个,国家的命运更不是一个两个人可以改变的,所以即使科举产生那么一两个状元,也不能逆转丰国官场的腐败,这一点顺帝是看不清的。当然,除了亲贤臣任用贤能外,治国的战略方略也是必不可少的,制度体系及机构设置的完善也是必须的,只可惜当今皇上治国无能,就只有在这些细微事情上寻求一点心里安慰。
殿试上,叶阳晨写的锦绣文章给顺帝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阅卷后,顺帝当着全体大臣的面评价叶阳晨的文章字字珠玑、文采斐然。项靖甚至隐隐觉得叶阳晨试卷上的文风有些仁渊的影子,只是他并不知道叶阳晨就是仁渊的学生。饶是仁渊离开京都许多年,项靖依然对他的刚正不阿和一身正气记忆犹新,更深信不疑丰国不会再有这样博古通今、腹载五车的人了。
“皇上此话当真?”叶阳晨一听皇上这样说,自然欣悦至极。
“君无戏言。”
想到这里,叶阳晨磕头恳求,“臣正有一万难之事,多年萦绕于心,请皇上恩准。”
“爱卿但说无妨。”
“臣倾慕西关道刺史林远峰之女林慕瑶多年,希望能和她一结连理。”叶阳晨心里一直明白,即使自己拿了状元,林远峰也不一定就同意自己和慕瑶的婚事,这两者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只能说有了状元郎的身份,他得到林远峰青睐的概率大一些,但若是林远峰再有些固执的想法,他依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可若是能让皇上当廷给自己赐婚,就等于拿到了尚方宝剑,那么林远峰就再无法反对自己和慕瑶的婚事了。叶阳晨清楚,林远峰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抗旨。
项靖皱眉,“这本事好事,何来万难啊?”
叶阳晨以退为进,“陛下,臣怕配不上林慕瑶,故而不敢向西关道刺史提亲。”
项靖开怀大笑,“谁说我们丰国的状元郎配不上刺史之女啊?朕准你三个月的假,回西关与林慕瑶成亲,三个月后你再到楚州赴任。
“谢主隆恩。”叶阳晨喊得响亮。
很快,皇上在金殿赐婚新科状元一事不胫而走,在坊间传为美谈。卫泽楠当然也听闻了这个消息,顿时心里生出了坏心思。
卫泽楠突发奇想,“既然自己和这个状元郎长得这么像,如果自己能替状元郎去跟林慕遥成亲该有多好。”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色欲熏心的卫泽楠,决定铤而走险试一试。
早年,卫泽楠便听说西关林慕遥,国色天香、倾国倾城。要不是临昌州离西关道太远,卫泽楠早就去看看林慕遥是不是传说的那般闭月羞花。不止是卫泽楠,丰国的适婚男青年哪个不希望一睹林家长女的风采。
卫泽楠心知:“状元衣锦还乡,通常都会鸣锣开道,排场十足。但照这种阵仗,叶阳晨到了西关都已经一个多月过去了,这正好给了自己可乘之机,自己可以抢在叶阳晨前赶回西关道,然后与林慕瑶把生米煮成熟饭。”
只是卫泽楠不知道,十余年前他本就是与林慕瑶有婚约的,如果他的父亲卫忠海尚在人世的话,他也就不需要做这种偷梁换柱的事了。多年来,卫家的管家陈伯很怕仇家发现尚书令卫忠海的遗孤尚在人世,所以为恐遭人陷害,或引来杀身之祸,陈伯一直没有将身世告知过卫泽楠。
下了决定后,卫泽楠一刻都不敢耽搁,他马不停蹄、星夜赶路去了西关。进西关道前,他花重金雇了一群人假扮官兵,然后敲锣打鼓、大摇大摆地进了城。沿途的百姓议论纷纷:“瞧,新科状元好威风…新状元好帅…不知是西关哪家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