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兵,就是无底洞啊,多少钱都不够花的。现在又加上的军工厂积压半成品这个无底洞,红旗军的经济能不艰难吗?
李林杨每月都会仔细的看财务报表,每月都会头疼一次。
到了五月份,终于有了点好消息。红旗军送到德国培训一年的炮兵五十名归来,包括学渣陈更锡也回来了!原炮兵连长甘小步也回来了。甘小步本来被打发去读了中学,只是临时去德国学习一年炮兵,现在也成了学渣,再也不肯去读书了。陈更锡的归来,更是引起了轰动,这家伙睡了一个德国妞,老婆挺着大肚子一起回到了海安营。
这家伙,效率太高了,仅仅一年啊。
李林杨刚刚调笑了一句,陈更锡又爆出一个大瓜:骑兵连长丁赫尔去欧洲考察战马,选种。偶然间来了一场英雄救美,然后如同古老的故事所说的那般:睡了英国洋妞,竟然不负责的跑了!原因,除非那洋妞答应做妾或者平妻,否则不结婚。那洋妞已经追到了班达共和国,而且是带着嫁妆,十几匹非常优秀的战马。
红旗军留洋的多了,就不莱梅船厂就有好几个工人在德国娶老婆的,虽然国人在欧洲受歧视(甲午之前,欧洲人对中国人的歧视其实还没有根深蒂固),但有几场跨国婚姻也不奇怪的。
军官们的私事,李林杨听听就算。但是,五十名炮兵归来,二十四门大炮的一并归来,让李林杨对重炮有了更深认识。红旗军去了五十个人,仅仅被德军编成了两个炮组。经过一年训练,也没有达到德军的水平。
也就是说,仅仅伺候这二十四门重炮,就需要一千多的部队。而且,按照德军的战时操典,还要配备两倍于炮兵的民夫!大口径臼炮(短管炮)折合一百人伺候一门。大口径的加农炮,折合一百五十人伺候一门。而且还需要为每门炮配置十六匹挽马(一用一备),六辆运输弹药的大马车(三马)。二十辆运输物资的马车(单马)。折合一门大炮竟然需要五十五匹挽马!二十四门重炮,需要一千多匹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