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装备方面,红旗军主力部队把几乎所有的李氏步枪A\,缴获的杂号枪支全都留给了东北军(有部分会调配给漠北军),并且把一百多门状态良好的迫击炮和五十多门状态不错的山炮野炮也全部留给了东北军(部分会转交给漠北军)。反倒是主力部队,除了训练用濒临报废的老炮以及重炮,没有几门山炮野炮了。如此,东北军两万五千,漠北军两万,将会真正的齐装满员!
整军完毕,接下来就是民政经济方面的事务了。与江北相比,东北军这边的民政经济管理模式就比较粗放了。
管理人员:江北会抽调一百多名小掌柜,中层掌柜和大掌柜和一百多名宣抚员加入东北军守备师。在实质上,那些掌柜和宣抚员全部成为盛京各州县的知府知县!协助东北军掌控盛京!
至于民生经济的模式,很简单,六个字:砍树、种地、移民。
清嘉庆之前,东北只有区区一百万人口,之后清庭才有限度的放开了关内的灾民移居东北。到了甲午,整个东北所有族群加起来也就六百万人口。这么点人口,产出有限,根本不足以支持长期的战争!而且,关外虽然已经是汉人比例较高,但是并不占主导地位。因此为了打造红旗军的基本盘,进一步的削弱满清势力,需要移民!
第一批移民,就是红旗军双配套的八十一个步兵连。
其中有文化的或者战场表现突出的,约莫一千八百余人,将会转调到江北进行集中的学习训练,争取都培养成军官。当初的民团六万余,经过几轮裁汰,能选出一千八百多个有文化的(水平大多不高)足以说明中原腹地的教育比海安营周边地区还是要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