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他拉起这位小哥时,这小哥浑身都在颤抖,他双手抱着头,根本不敢抬头,也不敢站起身。
张冲怜悯的把他撑住,一股嗖味直冲脑干,这小哥是不是一辈子没洗过澡?
但顾不得那些了。
他招手让大伙来,又让之前那老叟也围过来。
老叟指了指自己,见没错,才蹑手蹑脚的靠过来。
张冲先叹了一口气,语气沉重
“为什么要叫大伙停下来?来,大器,你先来说说。”
大器,丁盛之字也。
平日丁盛最是活跃话多,但这次他看张冲发这么大脾气,又想到了他一枪掷杀哨马的情形,倒有点怕了。
他略带不确定的回答道
“因为,咱们揍了人?”说完,他还是又给自己解释了一下
“那粟粮是他们命根子,不打他们怎么会老实拿出来给我们?”
其他人也是一副如此的神情,只有那老叟涨红着脸,嗫嚅又不敢说啥。
张冲反问
“你也知道这是他们命根子?那为什么要催他们的粮?”
然后不等丁盛他们回答,就指着一个个衣不蔽体的棚户们讲
“你睁大眼瞧瞧,瞧瞧他们还有啥。一家七口人,轮流穿一件衣服,住在土坑里,你和我说说,他们还能有啥?
是,不催粮,我们就要饿肚子。所以宁可他们挨饿受冻,也要把我们肚子先填饱。
但是呢?但是呢?
你这么想如果没错,那那些威逼我们的豪强是不是也有道理。
反正苦一苦我们,他们的好日子是不能断的。是不是这个道理?”
张冲队伍里的基本都是黔首,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被当地豪强压迫来服役的。
所以张冲说的这些,他们心里不服气,但本能的又满脸涨红。
张冲看出了他们心思
“你们是不是心里不服,觉得这能一回事?
一个鱼肉乡里就为了逍遥快活,一个是为了生存,迫不得已。
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觉得不同,但对这些棚户来说,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和那些豪强都是将他们仅有的希望给剥夺。可耻,可耻啊。”
说着张冲又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对大伙说
“我石崽子家里和他们一样,也是一家六口,也是冬天挨冻,啼饥号寒。
我那时候就要发誓,要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而现在,我更要发誓,我也要让像我们这些穷汉子,过得像个人,而不是一个野兽东躲西藏。”
张冲说得沉重,但大伙心里都听进去了,其实总结起来就是
“穷苦人不抢穷苦人。”
但还有一个问题,粮食该怎么解决。
“冲哥,我支持你。但现在我们自己的粮食不够啊,这该怎么办?”
张旦看出了大伙心里的问题,直接挑明的问了出来。
张冲听了,莞尔一笑,指了指那老叟,说道
“咱们的粮,就要应在他老人家头上。”
说完,大伙皆虎视眈眈的看着老叟,吓得老叟又跌倒在地,哭着嚎道
“是真没有了,一滴也没有了。呜呜呜!”
———————————————————————
济阴郡,乘氏,李氏坞堡。
在此世,这种坞堡本是新莽末年出现的,最初作为边塞防备御警的亭燧。
后乱世到来,内地豪强也开始架起坞壁,比如著名的第五伦,在本位面就曾修筑坞堡,保护族人和乡党。
但随着东汉建立,这种坞堡陆续都在拆除中,以消除乡间不稳定因素。
但随着羌乱而起,朝廷为平乱,横征暴敛,年年加赋,激起天下盗贼蜂拥。
这种宜农宜兵的坞堡就又被豪强们修筑起来。
他们在这个小王国里,自给自足,压迫失地农民,做奴婢,做徒附,当部曲,恣意妄为,朝廷不能治。
而乘氏李氏的坞堡就是这么一座典型的东汉豪强坞堡。
只不过他们规模非常之大,直比一座小县城。
在这里,依附于李氏的宾客奴婢有数千家,要知道一座小县的户数也不过万户。
以前汉来说,高祖定萧何为首功,封他为酂侯,食邑最多。
有多少呢?
不过才八千户,后来觉得少了些,又补了二千户,凑满了万户,也就是一县户口数。
而列侯已经是二十等功爵中最高的一级,不是对国家社稷有定策军功,是不可能受封的。
所以,现在可以知道乘氏李家有多煊赫吗?
是富比列侯啊!
不过和真列侯比还是要差些,因为光武得天下后,以柔治天下。对功勋特别优渥,前汉给一县做食邑,而他就给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