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同时,赵总手脚迅速地整理好了,汗也擦完了。他不禁向时荔投来感激的一笑。
主持人还不知道怎么说呢,时荔把话头抛给主持人:“你怎么不说话了,刚才是不是比输了?”
还没等主持人说话,赵总开口了,整理好自己的赵总,又恢复了和他拍广告时一样的威风和可信赖的派头:“时小姐的广告词说得比我都溜。”
“也不是。”时荔摆摆手,“只不过是莫名的好胜心驱使我进步。”
【哈哈哈小透明以后多直播些好不好,你说段子甚至比介绍家居还有去。】
【好好的生活博主怎么就变成了脱口秀演员的?】
主持人也不忘cue梗:“今天来看这场直播的人还在看沉浸式脱口秀和综艺比拼呢吧,是不是都忘了我们现在进行的是一个厨艺比拼?”
【哈哈哈,不说我真忘了。】
【实话说,我已经对小透明这边没什么期待了。】
【看得出来,她今天主要起到一个装饰的作用。】
【活跃气氛,顺便衬托下赵总做饭牛逼。】
和网友的想法一样,现场的大多数人也都是这么想的。
所以把今天的餐食端到海市几个著名美食家的面前时,他们都优先选择先品尝赵总的美食。
毕竟赵总今天无论从刀工还是做饭时长,还是最后的摆盘呈现上,都可以用“专业”二字来形容。
两厢对比下,高情商的主持人对时荔所做的三道菜的评价是“家常”。
现场的嘉宾们虽然嘴上没说,但心底里对时荔的看法却是:业余。
弹幕上也不闲着。
【可以撤了,小透明的作用发挥完了。】
【她就是来做广告的嘛。】
【接下来就是其乐融融,吹捧资本的现场了。】
赵总最爱炫耀的就是自己的厨艺,他当然不仅仅让这些美食家来品尝,还把餐食分成了很多小份,给了他今天邀请来的嘉宾面前。
大家尝完了赵总的菜,那些非专业美食鉴赏的老总们说:“好吃”、“香”。
那些专业的美食家们从菜品的理念夸到刀工,在讲到火候的掌握,用多层次多角度的话语阐释着赵总的饭菜的好吃。
现场人们不时的赞叹不由得引发弹幕热潮。
【看得出来是真的好吃。】
【怪不得赵总总给自己代言呢,真有两下子。】
【小透明不知道怎么样了?】
【哈哈哈,还真有期待呀,我都忘了。】
主持人为了流程的完整性,提醒大家开始品尝时荔的菜。
时荔的菜端上来普普通通,和赵总艺术化的摆盘相比,时荔这边的餐食更多的利用餐具的色彩跳跃增加了温馨感和食欲感。
简单来说,就是家常。
一个随便的普通人,用普通的餐具也能营造出了时荔一样的菜品展示感。
这就像刚吃了一顿米其林大餐,转头又进了个苍蝇小馆一样,不能说不好,起码观感上体验感减半。
【不说盘子,单说里面的菜,和我日常吃得没区别。】
【这是什么?】
【米饭、酸辣土豆丝还有奶油芋头?】
【这不就是我打工人家常菜吗?】
赵总刚才的菜品堪称湘味精品,时荔这边甚至都和什么菜系搭不上边。
主打一个家常。
却没想到,美食家尝了一口后,却没说话,紧接着又吃了一口土豆丝。
几个美食家如出一辙,似乎评判的话已经来不及说了,只想多感受下这个味道。
主持人在海市知名美食家刘帆的脸上看到了沉浸感:“刘先生,您是在思考着什么吗?”
刘帆好像被人从久远的思绪中拉了出来,半天才晃神:“不好意思,失态了。”
“您对时小姐的这道菜怎么品评呢?”
刘帆似是想了想,方才开口:“她的菜品里有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主持人又重复地问了一句。
“对,菜的本身已经超脱于好吃不好吃了,时小姐的菜品里有情绪,有多层次感情的跳跃。”
“不懂。”主持人觉得刘帆的话太深奥,他也要和观众一样探究这里面的意思。
“她的菜味道是多层次的,米饭的醇香加上土豆丝的酸辣,让人只想一口一口吃下去,而奶油芋泥的味道,又能调和酸辣感,这几个菜品看起来虽然家常,但是味道层次的跳跃,却能带来不同的感受,每一口都满足了未来,仿佛在繁忙一天后带来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
刘帆又尝一口土豆丝,吃了口米饭,再来一口甜甜的芋泥:“就是不用在意菜系的分类,只把各种味道堆到一起,就能带来一种家常的幸福感。”
刘帆眼里满是幸福:“大道至简,满足百姓的家常菜才是最高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