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娜也好几天没有到顾家吃饭了,顾家人没有因此而心生疑问或是担心。这个干女儿自小在这个家里进进出出都习惯了,有时在这里住上十天半个月,有时连续一段时日不露面也是有的。等她想来的时候,自然就来了,不必过于拘礼。但这次,真的是有好长一段时日没有见到人影了。
顾妈妈在餐桌上说有些想娜娜了。顾清英低着头吃饭,不搭话。顾鸿筝从碗沿处看向姐姐,似是有话要说。
顾鸿筝终于开口了,似是酝酿了许久。她说开面馆的地址已经确定了,就是阮弦之前帮忙考察的地方,周边有居民楼、学校、公交车站、地铁站,还有步行三十分钟就能到达的火车站。“我亲自计时走到火车站的,按照我慢悠悠地走路方式,半个小时足矣。那边的环境还可以,距离回家的路程也方便,打车的话就是起步费,末班公交车到十点半。”
妈妈问她资金方面怎么样。
顾鸿筝说:“目前我可以搞得定,不必担心钱的问题。”
妈妈不放心,说要等爸爸回来再商量。转念一想,不管谁回来,都不会改变顾鸿筝的想法,又用了开玩笑的方式补了一句:“等你爸回来的时候,你跟他要点儿,他不会不答应的。”
顾鸿筝笑道:“爸倒是想入股赚点零花钱,可财政大权不还是在妈的手里吗?你不点头,我爸只能做白日梦。”
这个话题,顾清英插不上言,悄悄地离了餐桌,又悄悄地坐到沙发上看电视。她的心思不在电视节目上,也就无所谓是新闻还是娱乐,或是电视剧。只是随意的一瞥,正瞥到桌上的水果盘,里面有一个极其光滑且漂亮的苹果。她伸手翻转了一下,发现那苹果带了小小的虫眼儿。她猜里面会不会有虫子,不觉拿起水果刀对半一切,果见一条白色的虫子在果核处蠕动着。
顾清英迅速将两半苹果合拢,放归到原处。妈妈注意到了顾清英呆愣犯恶心的表情,说:“是不是有虫子?放那儿吧,你再重新挑一个。”顾清英摇摇头,又摆摆手,她没有胃口。
顾鸿筝照着妈妈的意思,向爸爸说了自己开面馆的计划。爸爸将心中的问题一个一个问出来:“地址已定,不能改了,是不是?”
“嗯,不挑了,挑得多,眼睛也就跟着花,既然有眼缘,就这个了。上下二层,楼上楼下的面积都挺大的,楼梯将一楼隔断开一大一小两个空间,不妨碍我的装修思路,还正合我意呢。”
爸爸不无担心地说:“自己开店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知道,就是一个字——熬。说好听点儿,就是守店的决心。我知道爸妈想说的话,自己上班好歹还能休息,可是自己开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休,关门一天就是损失一天,还得做好早出晚归、突如其来的事故。但是现在,对于我个人来说,时间和命运已经把我推到了这一步,我就应该去做好。我之前说过,现在让我再去上班,我从心底里不想,至少是现阶段,我一点都不想。”
爸妈对视一眼,爸爸继续问:“爸妈不是让你放弃你的想法,而是在帮助你梳理你的思路。那面馆的面条来源怎么办?是自己做,还是去批发市场进货?”
“我查过了,除了批发市场,还有大型超市、面条工厂。我会找一条物美价廉的进货渠道,除此之外,还得比较供货商的优势和劣势,考虑他们各自的类型和品牌,折扣、还有优惠。看起来选择多,比较之后,我们不见得有主动权。所以,在招聘做面师傅的时候,我得加一条,做面师傅能够自己擀面条,我多付点工资没关系。”
“厨房设备、桌椅、货品、店铺租金、装修、收银系统……你都心里有谱了?”
“我在外出的半个月时间里,就做了两件事,一是到店吃面,二是在候车候机时考虑面条之外的事。面馆大小事务,我都亲力亲为,不假手于人。这一过程很累,也很繁琐,但作为老板,我必须这样去做。如果自己心中没数,内部管理都做不好,外部拓展就更难了。”
“你是准备单打独斗了?”
顾鸿筝摇头:“不,人是群居动物,单打独斗根本就不现实,身边总要有一个信得过的人。我不求这个人全身心地投入,只要这个人能够在大部分时间里真心相待就可以了。我也是上过班的人,知道员工与领导之间、公司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各取所需罢了。”
妈妈插话道:“阮弦不是还行吗?别因为叶笛的事就总是心惊胆战,毕竟人和人不一样。叶笛两口子做事不地道,不代表阮弦两个人不懂礼数。你总得给人家一个机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