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霞的经历遭遇反倒给了李康一些创作上的灵感。
在开始写书前,照例先点了支烟。
并不是非要抽这烟,也不是喜欢抽,这玩意儿就像个开关一样。
点上以后,进入创作状态会快一些。
他决定了,以美霞为原型,设计一个与她有类似遭遇的孩子。
而以他为原型的孩子,则变成了一个在都市奋斗的流浪儿。
让美霞去补充家庭经历的空白。
把所有苦难经历都堆在一个人身上,那样太苦了。
想到思路后,提笔就写。
为了防止像之前一样,写了几个小时,身体僵硬。
每隔半小时,他就要起来走走。
一天除了吃饭,就是在写写写。
从白天写到黑夜,从天荒写到地老,从海枯写到石烂。
忘却了所有一切,唯一的事就是码字码字。
赶在月底前完成十几万字的创作任务,有月票的投个月票。
林卫华中间还给他来过电话,跟他讨论一下正在创作的新书。
林卫华对这部作品很重视,毕竟看在女儿的面子上,给李康签了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合同。
这要是出问题了,他这个主编,以后可能要听到不少风言风语。
现在《收获》内部已经在传他的消息了。
他刚上个厕所回来,就在路上听到同事在讨论他签的那本书。
“听说主编花大价钱签了一个新人作者,之前一本书都还没写过。”
“你还知道些什么?签的稿费标准是多少?”
“好像是千字五百,我当时听到这个数字傻了!千字五百,一本书就财富自由了!”
“什么!!千字五百。”那人听到后,嘴都在哆嗦,可能这么辈子都很少听说过有新人能拿这么高的稿费。
他还想说什么,被身边的人打了一下。
抬头一看,正好与林卫华擦肩而过。
两人赶紧打招呼,“林主编。”
林卫华礼貌性的点了点头,没有回应他们的讨论。
回到办公室,就被其他部门的同事叫去开会。
财务处,市场部等部门的人都在。
“老林来了,坐!”
林卫华坐在上位,平时社长不来的话,他会坐在上位。
当然社里没有副社长,去世好久了,巴金先生一直没安排副社长。
“今天例行会议,大家有什么问题,提出来讨论一下。”
财务处的老龚第一个开口发难了。
“卫华,你传过来那份合同是不是有些草率了。”
老龚把林卫华和李康签的那份合同复印了几份,给在场的人都传了一份。
“你们也看看,这份新人合同,是我从业这么多年来,见过最大的一次。”
“我还记得十年前,新人作家,能获得一份千字几块钱的合同就很高了。经过十年的通货膨胀,这钱是越来越不值钱了!一个新人都能获得千字五百的巨额稿费。老林,你总要给个说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