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处职房之中,崇祯垂下视线看着面前的火盆说道:“朕在登基之初,就听说辽东的建虏已经渐成气候,而西北的蒙古部落也时常犯边。再加之东部沿海的海盗猖獗,南部蛮夷也是不时作乱。。。。。。如此看来,我大明四周边界几乎没有一处安稳。此时的大明同以前相比,已经大为不同了。”
崇祯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边界不稳,处处都要用兵。但是我大明以前处理军事的方法过于缓慢,而且兵部的那些官员也多是人浮于事不堪重用,不仅不能给朕提供良好的建议,甚至还经常有泄密的情况发生。所以,朕才不得不设立这个军机处。”
“哦?是这样。”听完皇帝的话,袁可立眼中的光彩似乎更胜。他略为掩饰的抚了抚长髯,说道:“不知陛下,希望这个军机处如何运行呢?”
“除了黄立极在信中的说的那些职责之外,朕还想在军机处增加两条。第一,军机处辅助朕处理天下军务,是军事重地必须要严格制度,保守机密。第二。。。。。。”崇祯抬头看着袁可立,“兵法有云,兵贵神速。为了不贻误军机,所有有关军事上的事,朕要通过军机处下旨。旨意直接送达承办衙门。”
听完崇祯的话,袁可立双眉不由得紧紧的皱起。此时,他已经完全明白了皇帝设立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军机处的目的了。面前这个年轻的皇帝,是想借由这个军机处,将所有的权利都说收回到他自己的手中。
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没有专门的官员,军机上卿、军机参赞等一干人员都是以原官兼职。并且,军机处内的官员无品级,无俸禄。这看似随意的设置,却造成了军机处官员的任命和罢免,完全决定于皇帝自己的意志,彻底脱离朝中的一切规定和制约。如果这个军机处只是一个参赞军务毫无权利的地方,这些规定倒也无所谓。可皇帝说的第二条,却将整个军机处提升到同内阁相同甚至于超越内阁的位置上。皇帝通过内阁下旨要经过道道手续,虽然缓慢但却是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可如果皇帝通过军机处绕过了这些制度,那君权几乎就不再受任何限制了。
想的这些,哪怕是久历官场见过无数风浪的袁可立,双手也竟然微微的颤抖起来。他知道,此时他正站在一个重要的时间点上。从这个时候起,大明朝堂运转了几百年的治政方式即将改变。从这个时候起,大臣和皇帝之间的权利博弈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袁可立抬头看着面前年轻皇帝目光中的坚毅。他感觉得到,皇帝此时已经下定了决心,这件事已经不能更改了。忽然之间,袁可立觉得自己的心中有些纷乱,一直以深谋远虑自傲的他,竟然感到有些无所适从了。。。。。。
“答应还是不答应?答应了,自己将会在青史中留下什么名声?谄媚之臣?不答应,看皇帝的样子,必然还会再去寻找其他人。常伴帝王身边--仅此一条便会令无数人抢破脑袋。如果最终被一个毫无底线的小人谋得这个位置,那大明江山社稷。。。。。。那自己又会被后人如何评价。。。。。。”袁可立紧皱着眉头拼命的思索着。
感觉到袁可立内心中的震惊,崇祯不由暗暗的点了点头。黄立极果然没有推荐错,这个袁可立的确是一个机谋百出的智者。看来他仅凭着自己的三言两语,就已经推断出这个军机处最大的作用。
崇祯收回视线,垂下目光看向面前的火盆。
想到自己设立军机处的目的,崇祯忽然有些感慨。
虽然在后世之中,满清被无数网友喷得一塌糊涂。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之所以能以极少的异族人口统治中国几百年,和那几个在某个角度上说,算得上雄才大略的皇帝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在满清的中前期,康、雍、乾这三个皇帝几乎已经将中国的封建制度发展到了极致。
崇祯随手拿起放在火盆边上的火钳,在炭盆中慢慢拨弄着,耐心的等着袁可立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