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缓缓的流逝,从登基大典那天起,朝堂上的官员们都瞪圆了眼睛,紧盯着新帝的一举一动,猜想着新皇帝会拿出什么新政。然而,多日已过,有了新主人的大明皇宫却显得波澜不惊。甚至有消息传出,因先帝的殡天,让新皇伤心过度,连题本奏本都已无心得批改。这段时间,崇祯皇帝每日间除了定时祭拜先帝之外,就是在宫中追寻过往足迹以缅怀先帝。
听到这个消息,大部分的官员心中都是一松,而后便长叹一声,赞一句新皇真是以孝悌治天下。
当然这都是表面的话语,至于背后会这些官员会如何说,那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
崇祯皇帝自那晚从冷宫回来之后,思考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采纳王体乾的建议。毕竟对这段历史他知道的并不多,也无从判断怎么做才是符合原来的历史。再者说,如果总是害怕去改变历史,那又如何去改变吊死煤山的命运。
王体乾的那一段话,让这几日一直苦于不知如何才能逆天改命的崇祯,终于找到了一个撬动历史的支点--巩固皇权。是的,只有将权利完全收回到手中,才能更有效使用从后世带来的经验,挽救自己的命运,挽救大明的命运。
念头通达后,心情随之也就放松了下来。
在权利收回之前,那些被精心挑选后送进来的奏折,看不看的便不再重要。无所事事的崇祯,便将注意力放在了身处的这座皇宫。毕竟这座皇宫是那么的恢弘奇美,其中的那些陈设器物又是那么的精致绮丽。
要说在后世,崇祯也不是没来过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宫殿群。但那时,即使早早的就在门口排队,一天转下来也只能看到一少部分的宫殿和极其有限的文物。毕竟故宫只开放了部分区域,而大部分的珍宝也都藏在库房。而且游览时的体验也不算太好,身边随时还挤满了来自各地的游客,甚至连吃饭上厕所都要等半天。
现在就完全不同了。整个皇宫都是咱家的,想怎么看就怎么看,除了自己之外就没有一个参观的。而那些国宝级的物品自己不仅能直接看,还能拿着玩,甚至不高兴还能往地上啪啪的摔!当然,到目前为止,崇祯还没摔过一件。不仅没摔过,每次拿起那些精美绝伦的器物时,崇祯都下意识的加倍小心,生怕磕着碰着,毕竟这都是文物都是要留给子孙后代的。但是他这样的行为,却让宫中不少老人都直撇嘴,暗中笑话新皇没见过世面,小家子气。
最近这几天,崇祯竟然过得有些乐不思蜀,每日除了随着礼部的官员按时祭拜死了的天启皇帝。便是带着两个贴身的太监在大内皇宫乱转,而且还时不时的传召几个管事太监给他当导游,讲解那些殿宇和物品的由来,一天到晚过得优哉游哉。
这一天,崇祯将抽取的一本题本大致的看了看,随手在内阁票拟上写了个准字,便将手中的笔扔回桌上。正准备叫王承恩将桌上摆着的几本奏折送去司礼监,继续自己逛皇宫的活动,就见徐应元轻手轻脚的走到自己身边低声说道:“皇爷,魏忠贤魏厂公在殿口请见。”
崇祯微微一愣,问道:“谁?魏忠贤?他来干什么?”
“呃,奴婢不知。”
崇祯微微想了想说道:“行,叫他进来吧。”
“是。”徐应元躬身应着,转身亲自去殿口传旨。
很快,那个历史上大大有名的大太监魏忠贤,便随着徐应元走进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