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上,恒明月手上的桃木剑在老君殿的香炉前来回挥舞了几下。
泛着几朵白云的天空不到一会儿就乌云密布。
坐在亭子中凑热闹的李怡突然感觉这道长有点儿修为。
接着恒明月挥舞着桃木剑往玉皇顶殿中挪步。
不到一会儿,整个老君山就刮起了大风。
“这青衣老道有些本事啊。”
“难道黄袍道士会御剑飞行传说不假。”
“那是蜀山好吧。”
“这老君山也是道祖之地呀。”
“那就说不准了,反正御剑飞行我是没见过,不过雷火炼殿今日怕是要在老君山目睹了。”
“雷火炼殿本来是武当山才有,你看咱老君山也有了。那么蜀山那御剑飞行,老君山也很快有吧。”
看守的士兵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两人交头接耳的说了好一会儿。
直到太子李宥从玉皇顶殿内走出来,士兵将身子站直了斜眼瞪着即将发生的一切。
太子妃嫔们跟着李定安也都挪步到了玉皇顶外的小亭子中。
李怡也在另外一个小亭子看着青袍道长恒明月将手中的桃木剑递到太子的手中。
“难道道家用桃木剑是知晓用金属剑雷下来会劈死着自己?”
李怡眨眨眼然后目不转睛的看着太子接过手上的桃木剑站在玉皇顶殿前的平地上。
“受命于天,雷来。”
太子李宥按照青袍道长所说的,挥舞了一下手中的桃木剑,剑指向了玉皇顶上。
李怡眼前一亮,身子吓了一哆嗦,那是闪电泛出的白光。
“蹦···”
光暗淡天空中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
李怡耳朵弄得嗡嗡回响。
闪电发出的光通过玉皇顶后,玉皇顶上发出了金灿灿的光芒。
玉皇顶上火花四溅,火星缭绕,又瞬间消失。
不一会儿又一道白光将玉皇顶旁边的树劈断。
还好亭子下的李怡躲闪得快,慢一秒则被炸开的树枝交代在下头。
天空中并未立即下起大暴雨,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打了几点毛毛雨。
“太子果真是真命天子。将来必定继承大统。”
恒明月见状恭敬的给太子行了个礼。
“好。恒道长,做得好,重重有赏。”
太子李宥将手中的桃木剑还给恒明月。
他顾不得被雷劈成几半的风险,大步走到玉皇顶中恭敬的跪在拜垫上给玉皇大帝连磕几个响头。
“太宗曾招雷火炼殿,本太子今日也亲身体验。看来天命所归。”
太子李宥大摇大摆的走出玉皇顶殿。他脸上挂满了笑意,深叹不虚此行。
“殿下,那这老君山香火之事?”
虽然太子殿下第一日来这之时已经打赏过。但是太子一人的小金库财力有限。
不及他在当今圣上面前说提醒几句话让礼部填上一笔,皇家拨款给老君山修缮。
“重重有赏。凭你引雷雷火炼殿这事儿,殿外守护士兵们也都看到,他们回去一传,还用担心你道观里中缺香火钱嘛。不过此事,我回去定当禀报父皇,让他决断。”
李宥摆动着手上的袖子,大步的往玉皇顶门口迈出。
仿佛此刻他就是这大唐一人之上的天子,这大唐天下皆是他说了算。
太子李宥正要迈出殿门突然停了下来。又摆手接着说道:“还有。我回去禀报父皇,你们老君山道观与洛阳上清宫齐名。不分一二。一起排天下道家道地之首。”
“贫道替老君山还有众道家兄弟谢过太子殿下。”
恒明月热泪盈眶的跪在太子李宥面前。
他也没想到一次招雷竟然会如此顺利。
有师弟素清风的提点。今后他只要算准了此地哪天打雷,一顿操作。
不愁老君山道观香火不旺盛。
亲眼目睹太子招雷火炼殿的士兵,在太子点亮玉皇顶的那一刻就噗通跪下。
今后回去,他们就会死命效忠于太子。他们知道,不就的将来,这太子便会成为当今天子。
“李昂、李涵!”
此时太子长子李湛在老君殿前喊了几句。
李怡也听到了大侄儿在找另外两个小侄儿。
“这两小混球不会刚才玩躲猫猫一直躲到现在还没出来吧。”
恒明月见了长子李湛也是立即恭敬的给他行了一个礼。李湛立即回礼并恭敬的问道:“道长,你见到过我那两个弟弟李昂跟李涵了嘛。”
“贫道今日一直在玉皇顶殿内与老君殿香炉前周旋,不曾见到过二位小皇孙。”
“那就奇了怪了。这两小子向来整日调皮捣蛋。今日怎么突然安静了许多。莫不是贪玩从山上摔下去了吧。”
“那倒不会,山上有士兵把守。若是出这种意外,他们便会发现禀报。贫道告辞。”
恒明月说罢将桃木剑挂在了玉皇顶的殿墙上。
此时李怡走过去与长子李湛相遇。
李怡还未告诉他躲猫猫之事。
李湛就礼貌的请十三叔一起找。
怕孩子闹,又怕孩子静悄悄,此时李湛也召唤看护的士兵一起找。
“莫不是绑匪趁机绑走了我这两个小侄儿打算要挟太子?”
李怡小声的嘀咕着,然后被走过来的李定安听到。
“乱想什么呢。你当禁军这一百号人全是摆设?别说绑匪从这里经过,前天晚上那只耗子吓着太子妃,老鼠窝都给捅没了。”
李定安抱着双手,她这一天倒是蛮开心的,没有两个小混球在皇嫂面前捣乱,她们可以坐在一起安静的道长里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