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们的行动却引起了二大爷刘海中的不满。他认为何雨柱和丁秋楠是在胡闹,浪费时间和精力去追寻一个不存在的宝藏。
“柱子,秋楠,你们这是干什么呢?”刘海中气呼呼地走进丁秋楠的房间,“四合院里没有宝藏,你们别瞎折腾了!”
何雨柱和丁秋楠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个秘密不是轻易能被人接受的。“二大爷,我们相信这个宝藏是存在的。而且,这也是为了四合院的未来着想。”
刘海中摇了摇头,显然对他们的想法不以为然。“哼,你们年轻人就是爱幻想。我还是那句话,四合院里没有宝藏!”
尽管遭到了二大爷的反对,但何雨柱和丁秋楠并没有放弃。他们继续根据线索寻找宝藏的踪迹,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逐渐发现了四合院里隐藏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原来,四合院曾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府邸,后来因为战乱而衰落。那笔宝藏,其实是当年府邸主人为了子孙后代留下的一笔财富,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秘密也逐渐被人遗忘。
何雨柱和丁秋楠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们在四合院的一个隐秘角落里找到了宝藏的所在。那是一箱金银财宝,以及一些珍贵的古董文物。
他们的发现引起了四合院里所有人的震惊。一大爷易中海、二大爷刘海中、三大爷阎埠贵以及其他居民都聚集在一起,看着这笔意外之财。
“这……这是真的吗?”易中海的声音有些颤抖,“我们四合院竟然藏着这么一笔财富?”
何雨柱和丁秋楠点了点头,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是的,易大爷。这是属于我们所有人的宝藏。”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时,二大爷刘海中却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这笔宝藏,我们该怎么分配呢?”
“嘿,柱子,咋起这么早?”一大爷易中海拎着鸟笼,慢悠悠走进院子,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何雨柱勉强一笑,“易大爷,我习惯了早起。您这鸟儿叫得真欢。”
“那是,这可是我好不容易寻来的百灵鸟。”易中海得意地晃了晃鸟笼,话锋一转,“听说你昨儿个淘换了个宝贝?”
何雨柱心中咯噔一下,他昨晚确实从旧货市场买了个看似不起眼的陶瓮,没想到消息这么快就传开了。“就是个小玩意儿,哪是什么宝贝。”他故作轻松地回应。
“哎呀,柱子,你可别藏着掖着,咱们院儿里谁不知道你的眼力劲儿?”二大爷刘海中不知何时也凑了过来,眼神里闪烁着好奇。
何雨柱无奈,只得简单描述了那陶瓮的模样。话音未落,三大爷阎埠贵也闻讯而来,四人围坐一起,讨论起那陶瓮的来龙去脉。
“我说柱子,你那陶瓮不会是东汉的吧?”阎埠贵眯着眼,一脸狐疑。
何雨柱心中一惊,他其实也有此猜测,但尚未确定。“三大爷,您可真敢想,东汉的东西哪能轻易碰上。”
“那可不一定,咱们京城这地界儿,埋藏着多少历史呢。”易中海若有所思地说。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时,女主丁秋楠走进院子,手里拿着一本《中国陶瓷史》。“你们在聊陶瓮?我正好在研究这个。”她的出现,让气氛更加热烈。
何雨柱看向丁秋楠,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个陌生的时代,能有这样一位知书达理的女性相伴,实属难得。
“秋楠,你来得正好,帮我们看看这陶瓮是不是真有点年头。”刘海中迫不及待地开口。
丁秋楠放下书本,认真听完何雨柱的描述后,眉头微蹙。“如果真是东汉时期的,那可值钱了。不过,得亲眼看看才能确定。”
“值钱?”阎埠贵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下去,“可惜咱们院里没人会鉴定。”
“我倒有个主意。”丁秋楠突然说道,“我们可以去找李教授,他是陶瓷方面的专家。”
众人一致赞同,决定下午就去找李教授。然而,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在四合院外也引起了轰动。一些不速之客开始蠢蠢欲动。
下午,一行人带着陶瓮来到李教授家。李教授戴上老花镜,仔细端详着陶瓮,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凝重。
“这……这确实是东汉时期的陶瓮!”李教授的话语让众人皆惊。
何雨柱心中五味杂陈,没想到这随手买来的陶瓮竟有如此价值。然而,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几个陌生男子突然闯入,声称陶瓮是他们的。
“你们这是干什么?这陶瓮是我们买来的!”何雨柱怒道。
“哼,你说买来就买来的?我们有证据证明这是我们家传的!”其中一个男子恶狠狠地说。
一场突如其来的冲突让气氛瞬间紧张。丁秋楠紧握何雨柱的手,眼神中透露出坚定。“我们不怕,真相总会大白。”
双方僵持不下,最终决定报警。警察的到来让事态暂时平息,但陶瓮的归属问题却变得更加复杂。
回到四合院,何雨柱和丁秋楠开始四处奔走,寻找能证明陶瓮来源的证据。而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也各自发挥人脉,试图帮忙解决这一棘手问题。
然而,那几个男子似乎并不打算善罢甘休,他们开始在四合院外散布谣言,说何雨柱和丁秋楠是盗墓贼,企图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古董。
谣言如野火般蔓延,让何雨柱和丁秋楠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他们不仅要面对外界的质疑和指责,还要应对那些不时上门骚扰的不速之客。
“我们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丁秋楠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我们得找到那个卖给我们陶瓮的人,让他作证。”
何雨柱点点头,他知道这是唯一的出路。他们开始四处打听,终于在一个偏僻的旧货市场找到了那个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