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鸿珍斋在布匹和药材生意做得很好,但因为本地货源有限,需要靠火车把外地的货物运进来。
但是火车和海外邮轮运输几乎完全被顾家二少爷给掌控,我们只能靠人力和马车运货,成本大大提升,生意也无法做大。
和顾氏的破冰,迫在眉睫。
但当中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我又无从得知,只得先想办法多去几趟顾家,看看有没有机会能探个口风。
过了两日,我又挑了一枚龙凤玉佩和一柄玉如意,仔细擦拭过,用黄绸缎包好,装进木匣子里,拿到顾家去。
这次我刚在门外应声说我是沈竹微,门房就马上把门打开,客客气气地把我给迎了进去,带去了上次的那间亭子里等着。
茶也很快沏上来。
丁香凑在茶碗前,深吸了一口,问:“少爷,这是什么茶,咋这么香?我瞧着好像比上回的还好,我该不会一口茶就喝掉好几十块大洋吧?”
我也只能闻出来确实比上次好,茶香更浓郁醇厚,至于好到什么程度,我竟不知。
我在沈氏书寓,从来没喝过这样的极品好茶。
一杯茶喝完,一个小丫鬟快步走过来,道:“沈先生,我们少爷请你到里面去说话。”
她又带着我们,拐过几道回廊,最后到了后头的一幢小洋楼里。
顶楼挨着露台的房间,小丫鬟敲门进去,“沈先生来了。”
我跟着进门,先和顾大少爷和黎老先生打过招呼。
又见里面坐着的,还有一个看着年轻些的,约莫二十出头年纪,戴着圆圆的金丝框眼镜,穿着条纹衬衫配马甲,带着几分学生气。
他身上带着一股子海腥味,但又和陈鱼佬身上那种长年累月浸染的腥味不同,他身上的味道更清淡,更浮于表面,也更清澈。
只有海腥味,没有血腥味,像海风一般。
我想了想,恭恭敬敬地一揖。
“顾三少爷。”
他点点头,我又问道:“三少爷是刚回国么?”
顾三少爷点点头,又问:“你猜我是怎么回来的?”
“坐轮船,在海上漂了许多日,应该十分辛苦吧。”
三少爷闻言,哈哈一笑,“大哥说你有些识人的本领,果然不一般。我昨儿才刚下船,特地叫家里人不要传出去。你一猜就中,有点本事。”
我适时机地从丁香手上拿过木匣子。
“小人今日又带了两件宝贝来给两位少爷、黎老先生掌掌眼……”
只有黎老先生一个人的目光先落在了木匣子上。
顾三少笑道:“不急,等会儿老爷子回来再一起看也成。我们正准备烤肉吃呢,来,沈老弟过来跟我一起吃,聊聊天。我听说你是江城人,江城繁华,是个好地方!”
屋里摆了一副长长的炭火架子,上面架着铁丝网,边上摆着好多的盘子,里面装着洗净切好、腌制过的肉片,还有一些蔬菜,又摆着好几瓶调料粉。
一个年长的佣人在旁边打着扇子给他们看着炭火。
三人面前的桌子上,摆着精致的描金骨瓷碟子,顾三少爷笑嘻嘻地不断烤着食物,把烤好的肉片放在黎老先生盘子里。
随后丫鬟给我和丁香也上了餐具。
顾三少爷招呼道:“一起吃点吧。”
他说着,把一片刚烤好的肉放到我面前的盘子里,上面撒着香喷喷的调料和花生碎。
我迟疑了一下,“我……真是抱歉,我吃花生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