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贯!”
包厢里的郭威气的咬牙切齿:自称贫僧,一转眼就拿得出来两千贯!这些寺庙到底收了多少信徒的钱??
想到这里,郭威开口道:“让赵侍郎给朕把价格往上抬!!朕倒要看看,这群‘贫僧’究竟有多‘贫’!!”
柴荣自然满口答应:今晚来拍卖竞价的没有一个是无辜的,国库空的跑老鼠了,下面一个个肥头大耳的。
此时,柴荣再看向下方众人,犹如看到了一群附着在朝廷身上吸血的水蛭。
……
“两千五百贯!”
一西域商人直接将价格又提了五百贯,
灵慈想都不想就张嘴叫价:“三千贯。”
这回他是抱着志在必得的心态,不要说这是一尊佛祖法相,哪怕是个普通琉璃件他都要定了。
“三……三千五百贯!”
赵上交刚得到柴荣授意,不情不愿的喊了出来。
造孽呦!我怎么就猪油蒙了心,忘记陛下在上面了?
“四千贯!”
灵慈恶狠狠的瞪了一眼平常和自己谈论佛经的赵上交,如果佛家也有巫术的话,此时灵慈都将赵上交的巫蛊小人戳破了!
“我出两百匹马!!”
辽国使臣嘴角斜挑,虽然声音不大,但是却令现场为之一静。
郭威躺在座椅上脸不由得抽搐一下:大周连年战乱,马从来就没够用过。
就连寻常一点儿的马匹都要20贯,哪怕这些马匹有好有坏,总价也不会低于五千贯。
要知道,曾有人在晋州以50贯钱买马一匹,郭威都对此马爱不释手。
因对北汉和辽国的战争,大周在西北地区向少数民族买马价格,分为二十三等,从三十五贯至八十贯不等。
并且之后即使是这样的高价也难以买到马,大周不得不继续提价。
“六千贯!!”
灵慈方丈几乎是心在滴血叫出来的,这六千贯不知道要做多少法事,收多少信徒的香油钱才能赚回来。
但想到买回去后可能增加的信徒,灵慈当裤子也要买回去。
辽国使臣皱了皱眉,开口道:“三百匹马!好马!”
这辽国使臣是卓敏,曾化名江左盟潜入澶州和萧玉娆做生意的人。(见第136章各怀鬼胎)
耶律述律重用耶律屋质后,卓敏的地位也水涨船高,被派遣出使大周。
而耶律屋质却非常喜欢中原文化,也是一名佛教徒,打算开春之后便重新修建景教寺(现北京房山区的十字院),正缺一尊佛宝充门面。
故而才和灵慈方丈打起了擂台。
周边的西域商人也蠢蠢欲动,毕竟西域马匹也不在少数,也打算竞价。
灵慈方丈见势不妙,可又不想再花费大价钱去挣,当即便起身,开口道。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