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回京吗?(1 / 2)

大秦就像一艘,在始皇帝的操控下以消耗寿元的速度急速前行,早已满身疲惫……

    建造秦驰道,修筑万里长城,挖掘运河……

    种种行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

    始皇帝太过迫切,总想着争分夺秒,在这一生内把所有事都做好。

    可惜,过多的事物往往无法全部应对。

    在生产力尚未跟上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做法只会严重透支大秦国力。

    经历过两世的嬴长青,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始皇帝这些举动对未来的影响。

    但生活在那个年代的老百姓可不这样认为。

    在他们看来,始皇帝做的那些不过是徒增劳苦罢了。

    更何况,黑暗中仍有各国残余势力时刻窥视,伺机在秦国力衰弱之时趁虚而入。

    大秦早已积重难返,问题众多,并非单纯干掉赵高或者胡亥就能解决的。

    既然如此。

    为何不能尝试更远的一步?

    嬴长青的眼中闪过精光,仿佛某种实质性的力量从体内溢出。

    “尽管我是皇族之子,胜败与荣耀皆掌握在始皇手中。”

    “我的未来,大秦的未来,与其被他人左右,倒不如由自己主宰命运!”

    换做别人,可能连这种想法都不会产生。

然而嬴长青并非普通人。

    “在这许多王公贵胄中,唯有我能承担起这份责任,任何其他人上位必将导致灾难。”

    “既然如此,我为何不能成为那个人呢!”

    人活一生,总得去做些有挑战的事情。

    ……

    嬴长青低头收敛起眼神里那股锐气。

    深吸口气,

    把这一念头深深埋在心里。

    目前最紧迫的还是胡亥的事。

    “按时间来算,始皇的应对应该马上到来了。”

    即使不说胡亥意外早亡的事情还未澄清,单看他公然违反秦法私自屠灭赵府这件事,也定要有个说法。

    否则人人都学他随意行事,秦国的法制何以立足?

    即便身为王子也不例外。

    果然。

    当日便有一道诏令由咸阳皇宫直接传达至王府。

    传旨的宦官一见到嬴长青便鞠躬行礼,恭谨地说道:

    “陛下旨意,命公子长青即刻前往咸阳宫,务必不得拖延。”

嬴长青微微一愣,接过圣旨,轻轻挥了挥手。

    “来人,为天使沏茶。”

    随即,立刻有仆人端来一杯新茶。

    小宦官接过茶杯一看,赫然发现其中竟然放着一块金色的金块。

    他的眉眼顿时笑成了一条缝。

    “哎呀!在下不过是按吩咐做事,如此厚礼如何敢当。”

    话语虽然客气,但是手里的速度却非常之快,瞬间将金块藏进袖子里,笑呵呵地说道:

    “早就听闻二公子慷慨大方,在下今天算是真正见识到了。”

    嬴长青淡淡一笑,并未多说什么。

    小宦官的眼神微闪,悄声继续道:“其实二公子不用过于担忧,陛下召见并非针对你一人。”

    “不仅如此,陛下还传令召见其他公子返回宫中,即便是边境的大公子扶苏也被纳入此次召见之列。”

    “哦?”

    嬴长青心有所感,嘴角不禁掠过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就有点意思了。”

    一道道宣诏很快从咸阳宫传遍各位公子的书房之中……

    ……………

    秦国,上郡。

    “日出之前忙穿衣,颠三倒四难理清。这般忙乱只为公,征召之声不断停……杨柳轻折篱园里,愚妄之人为所欲。不顾时辰只知昏,不晚便是清晨终。”

扶苏站在连绵的黄土高坡上,持剑远望,吟诵起这首《东方未明》。

    想起古代战时战士风雪餐露的艰苦,他已然感叹万分。而现在当他面对着成千上万修筑长城的民工,内心的痛苦和同情更加强烈。

    年少时遭受家变的冲击,亲舅舅昌平君背弃大秦归降楚国,直接导致了母亲一族被排挤流放,母亲因此含悲离世。这重重的打击使他对民生命运充满了深切悲悯的情怀。

    当他亲见边塞之地的百姓辛勤劳作于长城建设之时,那份哀悯之情愈发沉重。

    他曾屡次恳请始皇减轻徭役,却始终未曾被重视。最后,看到扶苏奏折的始皇甚至懒得再看,随手便将文书丢弃并付之一炬。

    在始皇的心目中,修建长城才是头等大事,民众的小苦处自然不在话下。而扶苏所谓的仁慈宽悯,反而让他感到厌烦。

    一次次被无视、一次次遭受冷淡相待的经历令扶苏更为悲伤忧心。

    他无法容忍人们如同牲畜一般被任意舍弃。

    看到无数劳作者昼夜不停辛劳,很多人病魔缠身,每日皆有数百人身倒街头,死后也无人照料。

    这样的场景愈发加剧了他心头忧虑。

    当长城建成之日,这无数劳工中的大多数恐怕只能长眠于此。

    感叹过后,他身边的随从便附和起来:“能有公子关心人民疾苦实在是百姓的福祉。”

    那是个打扮得体,衣冠整洁的中年人。

    这些都是公子扶苏随身携带的博士与儒生。

    扶苏自幼钟情于儒家学说,他的门客中大多数是儒家。

    即便是现在来到边关,他也时常带着儒生供咨询。

    儒学之士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当前的大秦,是以法治国,法家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始皇帝对改变这种情况没有任何想法。

    但对于扶苏而言则是不同的。

    他是皇家长子,极有可能继任大统。

    儒生因此聚集在公子扶苏周围,希望能逐渐影响他,并寄望有朝一日儒家学问能够广为传扬……

    此时听到儒生们的奉承之言,扶苏不禁苦笑了一下。

    "这只是小事,如果我能决定免役,则才是真正的好事。"

    正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了一阵惊叹声。

    原来又有人因疲惫过度而昏迷在路边。

    这已经记不清是多少次有人当天在此处晕倒了。

    然而监管工地的大秦将士并无同情之意,只是叫人将倒地的劳力抬至旁边并泼以凉水。

    如果人还能醒来就让他们回去接着工作,

    若醒不过来,那么也只能当场等死。

    扶苏实在难以接受此情此景,毅然上前呵责道:

    "人命如斯脆弱,怎能如此对待!"

    "立即派遣医疗人员来进行治疗,并令其余的劳工停止劳作,休养三个时辰!"

    监管工地的官员忙说:“公子请谨慎考虑!才前天我们就允许过劳工短暂的休憩,使得工程进展严重放缓。如若再耽搁下去,势必造成更坏的影响……”

    公子眉头紧锁起来。

    一边是大秦国法,而另一边却是因过度劳累倒在道边需要救治的人,不立刻施救必然会有丧命的风险。

就在扶苏还在犹豫之际,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只见一人骑着快马飞奔而来,瞬间出现在扶苏眼前,马蹄踏过的灰尘四处飞散。

    "启禀!"

    "陛下诏书下达,召见公子速回咸阳!不得有片刻延误!"

    听见这信息之后,

    扶苏的心里猛地一颤,

    回京吗?

    他已经在边境地区待了很多年,这次是首次听闻始皇帝召唤他的消息!

    第一时间他感受到了喜悦的心情。

    作为帝国的一位贵公子,他不愿意长久驻守在边关被始皇帝忽视。

    如若可以回到咸阳当然是最好的安排。

    考虑到这儿,扶苏脑中闪过一个想法,

    指着晕倒在地的人们,大声宣布。

    "传达我的指令,全部劳工停止目前活动!并且,必须由医员照看并照顾昏迷不醒的人员,务必尽心竭力!"

最新小说: 我在西游苟成最强大反派 万古帝婿夜玄 满门恋爱脑,唯有小师弟正的发邪 快收了神通吧! 师娘,你还说这不是双修法? 不是,这反派咋是萝莉控? 绝代神主苏莫 仙武之玉仙公子 玄幻:新婚第一天,奖励混沌体 萧云混沌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