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网游 > 群英荟萃合集 > 第175章 李贺

第175章 李贺(2 / 2)

    他以景抒情,用外物写内心悲苦。例如《南山田中行》中,“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云根台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通过描写秋天的原野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李贺的文学成就

    (一)开创“长吉体”

    李贺开创的“长吉体”诗歌,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长吉体”不拘格律,摆脱了传统诗歌形式的束缚,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李贺着意造境,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视角,创造出一个个奇幻瑰丽的诗歌世界。他大胆创新,用词新颖奇特,如“羲和敲日玻璃声”“银浦流云学水声”等诗句,让人耳目一新。“长吉体”诗歌别开生面,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朵奇葩。

    (二)丰富的题材与深刻的内涵

    李贺的诗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神仙鬼魅题材是他的一大特色,在《天上谣》《梦天》等作品中,他以奔放热烈的浪漫主义情怀,描绘出王母娘娘、嫦娥等神话人物和银河、月宫等天国风光,极尽奇丽谲幻之观。同时,他也用鬼魅世界的可怕描述,如“鬼灯如漆点松花”“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等诗句,反映现实的黑暗和自己内心的苦闷。咏物题材中,《李凭箜篌引》《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等作品,通过奇特想象和比喻等手法,描绘音乐家的高超技艺和劳动人民的手工艺,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和思考。此外,他的诗作还包括直陈时事、借古讽今和个人发愤抒情等题材,反映了社会现实,抒发了内心愤懑。例如《雁门太守行》批判藩镇割据,《老夫采玉歌》揭露统治阶级剥削压迫,《开愁歌》则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的消沉情绪和对命运的不平。

    (三)后世影响

    李贺对后世诗人影响深远。晚唐诗人李商隐深受李贺影响,在诗歌艺术方面学习李贺,创作了许多具有“长吉体”风格的作品。温庭筠等人也受到李贺的启发,在诗歌创作中借鉴了他的独特风格。李贺的“长吉体”诗歌成为整个唐诗实现彻底审美转向的代表,他那凄艳诡激的诗风不仅成为前无古人的开拓与创新,也成为晚唐诗歌直接效法的创作典范,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作品启发了无数后来的诗人,其艺术成就得到了历代文人的高度评价。

    四、“诗鬼”之称的由来

    (一)不幸的人生

    李贺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他虽出身唐宗室郑王族中,却家道中落,生活窘迫。在仕途上,他屡遭挫折,因避讳问题无缘进士考试,只能担任从九品的奉礼郎,官职卑微,与他的才华极不相符。在感情生活方面,爱妻的早逝更是给他沉重的打击。他的身体也一直不好,体弱多病,在二十七岁的青春年华便英年早逝。命运似乎从未眷顾过他,他的生命旅程就像一场无法摆脱的噩梦,充满了无奈与悲哀。

    (二)年少成名的“鬼才”

    李贺年少时便展现出惊人的才华。七岁便能作诗,十二岁时所作的《高轩过》更是震惊了韩愈和皇甫湜。这首诗立意高远,文采斐然,尽显李贺的天赋与才情。韩愈和皇甫湜对他赞不绝口,从此李贺声名远扬,获得了“鬼才”的盛名。他的才华在少年时期便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唐代诗坛。然而,这位少年天才的命运却并未因此而一帆风顺。

    (三)文学风格

    李贺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力。他常常以鬼怪为题材,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神秘的世界中。在他的笔下,神仙鬼怪栩栩如生,仿佛与现实世界交织在一起。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死的思考、对命运的抗争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例如在《秋来》中,他以“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的诗句,描绘出一幅凄凉而神秘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与悲愤。这种独特的文学风格与“诗鬼”的称号相得益彰。

    (四)外貌特征

    李贺的长相奇特,也为他“诗鬼”的称号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他身材瘦小,眉毛相连,手指如鸡爪一般。这样的外貌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独特,仿佛是从另一个世界走来的人物。他的外貌特征与他诗歌中的神秘氛围相呼应,让人不禁联想到“鬼”的形象。或许正是这种独特的外貌和文学风格的结合,使得后人赋予了他“诗鬼”的称号。

最新小说: 总裁爹地慢点宠 都市:重生反派后手眼通天! 乱套 三国:不装了,我是霸王项羽 我真是情痴啊 还没穿越,我就有神级资质了? 别逼我当皇帝 七零娇美人,撩得冷知青心肝颤 超神:开局抽到鬼影兵团! 从网络神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