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二年的年关将近。
大唐邸报在腊月初十开始进行了今年一年的相关国策报道,因为内容涉及到很多层面。
故此,从腊月初十就开始了。
首先就是今年这一年的收成,从东北的开荒,营州、辽城等地的粮食收成开始,以比较详细的数据,报道了整个一年的粮食收成。
因为营州等地是才开始开荒,所以收成数据一般。
但是开荒出来的土地扩大了很多,相信来年应该有一个很好的收成。
而江淮之地不用说了。
在两季稻进行了推广耕种之后,收成比去年多了十万石。
可不要小瞧了这个十万。
对于朝野上下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可喜可贺的数据。
而东南沿海,也就是高州、贺州到琼州之地,收成也在翻倍。
流民得到了安置,进行了开荒。
良田变多了。
粮食产量自然上升了。
特别是梯田出现之后,米价已经持续降低。
再然后,就是朝廷下令在交趾之南,也就是越南的地方建立了重城。
在这里开荒,也是大面积种植水稻。
稻米的产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小麦的产量,甚至是比高产的玉米和土豆还要多。
因为相对来说,白色的大米更适合百姓们的口味儿。
再加上,这南边能够耕种两季稻啊!
水利发达,也适合水田。
玉米要是不沤肥,其实产量也并不是很高。
所以,大唐邸报上的报道总结下来,稻米的产量位于第一位,也超过了去年的收成。
大唐即将进入一个存粮时代。
为何是即将?
因为大唐邸报上面也报道了今年一年的死亡人口和出生人口。
根据调查。
死亡人口大约在六万左右。
病死、意外、凶杀、天灾等,而饿死或者是因为战乱而死亡的人数,非常少。
因为自贞观十二年年初的一场战争之后,这一年,边关都没什么战事。
吐蕃还在内乱,吐谷浑已经开始离开了荒漠,要么去了西方,要么去了汉中,也就剩下了一些走投无路的人,成了麻匪,想要拦路抢劫。
但是最后还是被边军给剿灭了。
至于突厥那边,阿史那·贺鲁早就被其他的可汗联手给刺杀了。
新的可汗,勉强维护自己那点牧场。
大唐一直保持着十二个可汗的准则,其他的可汗想要吞掉阿史那贺鲁的地盘,大唐是不允许的,他们也就不敢吃掉,只能是慢慢地吸引他的牧民为自己所用。
高句丽已经成了安东都护府,东瀛也不敢再尝试攻打苏定方驻守的都城。
所以死亡的人数,大部分还是病死和意外的多一些。
特别是西南之地的夏季,很多人因为不太适应,导致疾病加身,最终医治无效死亡。
还有东南之地,也有一些中暑了的。
若是仅仅看着死亡人数,估计很多人都觉得死的太多了。
然而,当看到了出生人数之后,似乎也没有那么的意难平,觉得死亡的人太多了。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个出生人数统计的并不准确。
五十一万余新生婴儿。
怎么可能嘛?
大唐十道,再加上一个安西都护府和安东都护府,也就是十二道。
这十二道有着这么多的出生的婴儿吗?
虽然有一些怀疑,不过还是相信了。
因为大唐邸报从不会说谎,这是百姓们心中坚信的一点。
再加上,可以说全天下的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官方竟然还会有着这样的报道。
古往今来,大唐是第一个这样做的王朝。
大唐邸报也有一些热评。
比如名儒盖文达就在上面写了一个热评,那就是出生人口大于死亡人口。
大唐的人口在不断地增加,相对来说,大唐的粮食产量却没有和出生人口增加的数额一样。
按照婴儿的口粮来计算,一个人一天吃多少,一年吃多少。
然而,增加的粮食产量并不能完全满足出生的人口所需求的粮食。
故此,大唐的粮食若是增长速度慢于新生的婴儿,以后可能会出现缺粮的情况。
不仅仅是盖文达,孔颖达这些人,也都写出了相关评论。
比如,大唐今年的凶杀案似乎比以前要多了,也可能是以前并未进行汇总报道,天下人都看不到。
再加上,以前的法度也没能在县城有效施行,故此,一些凶杀案,也都是不了了之。
根本就没有登记在册,以至于没有形成这样一个明了的数据。
那么,如何才能够减少凶杀案的出现,让百姓们都能够安居乐业呢?
这就需要朝廷完善律法,也要完善追缉制度,更要教化百姓,不得做违反乱纪之事。
杀人必须偿命。
更提出了,就算是奴仆也是人,也是一条命。
不能随意打杀了这些人,却一点儿责任都没有,藐视人的生命。
孔颖达的这个文赋,算是站在了世家大族那些人的对立面,为奴仆说话了。
这也是陈平安有意为之。
想要提高发展的速度,就要有更多的人参与。
如今,劳动力还是非常短缺,因为很大一部分的百姓,都离不开土地。
不仅仅是他们离开,就是这大唐也离不开他们。
没有了这些农户,地也就荒了,地荒了,粮食产量下降了,也就养不起大唐千万人口。
那么,粮食危机带来的巨大隐患,必然会出现。
故此,保证农户的数据,保证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努力进入存粮时代,也是当前的一大重任。
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形成劳有所得体系。
让百姓们不再以进入世家豪族、乡绅富贵之家中,当一个奴仆,为出路。
保证现在的人口不减少。
人口多了。
必然也会卷起来。
而朝廷尽可能给他们安排出路,也就有了更多劳动力。
不管是修路修桥,还是说建造房屋,开始进入房地产时期,也都有劳动力支撑啊。
大国基建,最主要的还是要有人可以上工地,当一个工人。
百姓们听了读报者读了大唐邸报之后,也是议论纷纷。
大唐邸报还报道了这一年,又建造了多少学院,又多了多少学子,建造了多少医馆,多了多少医者,建造了多少桥梁,修建了多少县道。
甚至是还在旁边,划出如今官·道·纵横图。
以大唐京师长安城为中心,延伸出去,四面八方、天南海北。
从大唐京师长安城到最南的琼州,所花费的时间,要比以前缩短了一个月。
一个月啊!
这对于百姓们的出行是真的便利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