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唯美 > 贞观公务员 > 第301章 取宋朝的法,治大唐的国

第301章 取宋朝的法,治大唐的国(1 / 2)

对于王安石如何评价?

    那么,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三要素,时代背景、王朝情况、个人身份。

    首先,时代背景,王安石是庆历二年的进士。

    这时候的北宋皇帝是宋仁宗。

    大宋在这期间,有着宋夏之战,签订了庆历和议。

    还有着庆历增币。

    泱泱大宋,没有接受来自于番邦们的朝贡,反倒是要给这些番邦们朝贡?!

    可以说,面子和里子都没了。

    有读书人觉得这是耻辱,也有大部分人却想着委曲求全,反正给的钱,也都是赵宋王朝的钱,他家中的一个子儿,都不可能拿出去的。

    所以,给钱就能够买来安宁,何乐而不为呢?

    大宋在这时候的弊政已经显露出来了。

    也有一些读书人看到了。

    这些人是谁呢?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然而,朝堂之上都是士大夫,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在其他人看来,这就是夺权。

    重文轻武的结果,就是文官们把持朝堂。

    而他们最喜欢做的是什么呢?

就是卖弄自己从书本上学到的那点儿道理。

    然后开始想要坐在宰相的位置上,掌握着相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个人。

    出将入相。

    便是出自于这个时代。

    故此,王安石是以进士和地方官的身份,看着景佑党争、庆历新政的。

    也就是说,他是宋仁宗时期的进士,以读书人和进士的身份,也算是旁观者的身份,看着朝堂上的庆历新政。

    这是时代背景。

    再看王朝的情况,三冗问题已经是积重难返了。

    作为地方官,王安石是深刻地感受到这种问题的严重后果,以及百姓们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大宋对外的战争节节败退,对内的制度,也是有着巨大的隐患。

    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来看看王安石这个人。

    王安石之父王益时任临江军判官。

    也就是说,王安石并不算是一个寒门士子,他有一个临江军判官的父亲。

    这给了他还算是优越的生活环境,让他可以读书,还可以跟着父亲云游四方。

    在地方上,这个从五品的官职,还不是虚职,是有着实权的。

    相当于是现在的市长。

    可以说,王安石小时候的文赋,完全可以写一篇我的·市长·爸爸。

所以,王安石并不能完全体会到一个寒门,一个最底层的百姓们的生活,到底有多艰难。

    但是,不能完全体会到,却可以看到。

    因为他考中进士之后,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官。

    也都是地方官,可以说是父母官。

    看得多了。

    自然也就知道如今的大宋是一个什么样子的。

    往上,看到了景佑党争、看到了庆历新政的失败,往下,看到了民生疾苦。

    可能在这时,王安石已经有了想要革新的苗头。

    一直等到了宋神宗登基为帝。

    这才遇到了他的伯乐。

    熙宁二年(1069年),升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陆续制定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

    庆历新政意图解决三冗问题,也做出了很多的改变,涉及到了很多方面。

    但是庆历新政却没有王安石这般全面,也没有他这般宏大,以及立意更高。

    因为王安石是真的在变,直接立下了各种法度。

    这就是让朝廷在处理政务的时候,有了一个依据,所有人都要按照规章制度行事。

    然而,也正是因为王安石的改变,涉及到的内容太多,又直接立下了法度。

    这种强硬的法度,需要的是一个真正武断的帝王,可以在此基础上,取其精髓。

    借着这个机会,彻底解决北宋朝廷面临的三冗问题,还有士大夫党争的问题。

可惜,宋神宗并不是这样的帝王。

    他算得上是王安石的伯乐,却又不是一位合格的伯乐。

    只能说,在登基为帝之初,他需要一个有能力的大臣支持他,成为他手中的刀。

    然而,宋神宗没有想到的是,王安石想要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儿。

    宋神宗害怕了。

    不敢再用这把刀了。

    只能是把王安石给罢相,换一个人。

    结果,又发现这些人用起来,就是没有王安石用着顺手。

    最后又提拔了王安石,但是王安石坚持改革的心,依然非常坚定。

    他是为了这个天下。

    而不是为了宋神宗。

    故此,最后还是被宋神宗给抛弃了。

    陈平安对于王安石的看法,那就是心怀天下,却未能看清楚事情的本质。

    改革是没什么错的。

    包括那么多的法度,更是前无古人。

    若是真的能够成功,的确可以让北宋焕然一新。

    国祚延绵,甚至是连靖康耻都没有了。

然而,王安石没能看清楚,他想要变,那就要获得帝王的大力支持。

    这个天下到底还是赵宋的天下。

    其次,他需要很多很多盟友,需要更多的人和他一起来做这件事情。

    而不是自己单打独斗。

    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也是有限的。

    要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人,要把这种担子,放在更多的人的肩膀上,甚至是天下人的肩膀上。

    这才有可能会成功。

    陈平安的看法,其实也就算是后世人的看法。

    “之所以要变,是因为赵宋出现了三冗问题,已经是积重难返了。”

    “变的目的是为了让赵宋更强,是国富民强。”

    “然而,王安石太急躁了,就好像是人渴了,要一口气直接喝完这一茶壶的水。”

    “虽然解渴,却更烫嘴。”

    “均输法旨在调节物资供需关系、平抑物价以打击大商人,这就动了商人的利益。”

    “既然动了他们的利益,也应该要想办法,再给他们一个生路。”

最新小说: 末日之超神战车 穿进真假少爷文,我成恋综背景板 六零极品老太:你你还有你跪下! 位面快穿,我有一间小杂货店 闪婚后,被首富全家宠上天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 你出轨在先,我离婚你哭什么 心匣[刑侦] 无敌!开局至高神修为,灭诸神! 穿成哥儿下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