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公主虽然嫁给了赵王陈平安。
不过,她在一个月之后,依然还是坐镇京师国医馆,继续为妇女孩童诊治。
孙思邈如今也已经被国医馆给绑定了。
就好像是风筝一样,他和大唐之间有了一条线,一直牵着。
这条线就是国医馆。
以前的孙思邈喜欢云游四方,在各地为百姓们治病,看到过不少疑难杂症,也见识到了不少土偏方。
可如今,国医馆被推行之后。
这国医馆就不能没有他。
对于孙思邈来说,这也算是他的人生大事儿了。
陈平安说过,仅仅是他一人云游四方,所治好的病人,又怎能比得上教出来更多的医者,救治更多的病人?
还有一句话,也得到了孙思邈的认可。
那就是,这世上有一种病,是医生无法治疗的,那就是穷病。
更多的百姓连看病都看不起呢。
更别说抓药治病了。
国医馆要做到的就是让更多的百姓可以看病,甚至是能够抓药治病。
降低看病难的门槛,降低药材的价钱。
因为有了国医馆,私人医馆为了生存,只能是降价,只能是薄利多销。
这样一来,也就有利于病人看病和抓药治病了。
国家、国家,有了千万家,才能形成一个国,而有了国,才能护卫千万家。
朝廷的职责就是规范各行各业,不管是医馆还是面馆,都应该有一个规章制度。
所有人都应该在大唐的制度约束下安居乐业。
这样才能有一个真正的安宁祥和的太平盛世。
所以,孙思邈也就一直在国医馆,教导那些医者,学会伤寒杂病论、千金翼方等医书。
长乐公主其实并不是孙思邈的那些弟子之中医术最高明的,处于中等的水平。
但是对于妇女孩童们来说,长乐公主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
大唐的风气算是开放的,却也有着礼教、礼节。
有一些病。
真的是不太好望闻问切。
长乐公主学医,带动了大唐女医师的发展和体系的壮大以及完善。
如今,也有着不少的女医师。
就算是私人医馆,也都配备了女医师坐诊。
所以,没有人会对结婚之后的长乐公主继续在国医馆坐诊,说什么闲言碎语。
任何一句不好的话。
都可能惹来众怒。
甚至是来自于官府的惩罚。
陈平安自然是支持长乐公主继续在国医馆坐诊,支持她的事业。
不能因为两个人的结婚,就让长乐公主天天守在大阁楼,成了一个花瓶。
傍晚时分,夕阳斜照,陈平安轻轻推开医馆的后门,步入这方静谧之地。
他身着简单的文士服饰,眼神中满是对妻子的温柔与骄傲。
见长乐公主李丽质正沉浸在医书的海洋中,他缓步上前,轻声唤道:“丽质,休息一下吧,眼睛都看累了。”
长乐公主李丽质闻言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温柔一笑:“平安,你回来了。这些医书真是博大精深,每读一遍都有新的领悟。”
陈平安走到她身旁,轻轻抚过书页,笑道:“正所谓‘医道无涯’,你既有此志,我自当全力支持。记得初时,你还担忧自己身为公主,难以得到世人的认可。”
李丽质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回忆:“是啊,那时我确实犹豫过。但你说过,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梦想的权利,无论身份贵贱。而且,医术若能救人于危难,那便是最大的功德。”
陈平安点头,目光中满是坚定:“正是如此。丽质,你的医术天赋是我所不及的,你应该站在更高的舞台上,用你的医术造福苍生。我在你身边,就是你的坚实后盾。”
李丽质感动地握住陈平安的手,眼中泛起泪光:“平安,谢谢你。是你的理解和支持,让我有勇气踏出这一步。在这里,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也找到了真正的快乐。”
两人相视一笑,温馨而默契。
此时,窗外传来孩童的嬉闹声,为这静谧的医馆增添了几分生机。
“对了,平安,”长乐公主李丽质突然想到什么,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最近在研究一种古老的草药,据说对治疗伤寒有奇效。我想亲自去郊外采集,实地验证它的疗效。”
陈平安闻言,眉头微皱,但随即舒展:“你的想法很好,但务必小心。我陪你一起去,多一个人多一份力,也能确保你的安全。”
李丽质笑靥如花,点头应允:“好,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
这些年来。
两人也是书信不断。
有时候,还会在一起晒一晒药材,又或者是踏青、烧烤等。
除了不能离开长安城太远,不能云游四方。
他们几乎是领略了长安城周围的所有景色,感情也早已经深厚了。
所以,也不存在,两个人结婚之后,还要磨合一下感情。
陈平安支持长乐公主李丽质学医,也支持她在国医馆坐诊,让她有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最起码,不会再守着闺房,当一个文静的儿媳妇,最后早逝。
长乐公主却也留出一部分时间,慢慢地接触着赵王府的一些事情。
也只是了解,并不会插手。
毕竟,她只懂行医治病,却不懂经商赚钱。
而且,她也从不会把国医馆的事儿,带回家,每一次回到赵王府之前。
也都会先去原本的公主府邸,洗漱一番之后,再回到赵王府。
因为她知道自己接触的那些病人的身上,会携带一些人看不见的东西。
陈平安说是细菌和病毒,而师傅孙思邈则说那就是邪气。
故此,长乐公主从不会把邪气带回赵王府。
因为后院还有刚刚出生的陈云琅,他还是婴儿,体质最弱,最容易被邪气入体。
长乐公主这般态度,自然也是获得了吴依依的尊敬。
陈平安自然也乐意见此,少了一些烦恼,可以专心的做自己的科研。
让蒸汽机成为更强大的动力机,生产出来小型的四轮货车。
当然,想要提高动力,减小动力损害,橡胶轮胎也是必备的装备。
如何熬制橡胶,生产出来橡胶轮胎,也是将作监最近要研究的项目。
到目前为止。
造车坊用的还是钢铁车轮,没有橡胶轮胎。
故此,乘坐在上面的体验感并不是很好,不过嘛,减震系统已经有了。
多多少少,还是改善了不少。
贞观十二年九月。
第一艘大唐远航商船‘远航号’在东瀛的西北海岸的码头上,进行试航。
用了差不多八个月的时间。
从最开始的立项,到一个月的材料和工匠人员的筹备,再到开始动工。
整个船体采用的都是北海造船厂最好的工艺水平,经过了好几次的实验。
最后才打造出来一艘能够乘坐着一百人左右,携带十几万斤货物的大型船只。
上面配备着三个桅杆,还有最好的帆布。
除此之外,也有动力系统。
那就是人力车转化成为的螺旋桨。
一共是四个大型的螺旋桨,船体的两边各一个,再加上头部和尾部各一个。
可以改变航行的方向,也可以提供动力。
四个人力车,用齿轮带动皮带,皮带带动齿轮,最后带动螺旋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