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菱,你可知道,为何古人言‘无商不富’?”陈平安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几分温和与期待。
陈云菱歪着头想了想,答道:“是不是因为商人能买卖货物,让东西从多的地方流到少的地方,这样大家都能得到需要的东西,商人也就赚到了钱呢?”
陈平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云菱真聪明,一语中的。但经商之道,远不止于此。今日,阿耶便教你几招。”
他放下书卷,示意女儿靠近些,继续说道:“首先,诚信为本。无论买卖大小,都要以诚待人,童叟无欺。这样,你的名声才能传开,顾客自然络绎不绝。”
“嗯,就像阿耶常说的,‘人无信不立’,对吗?”陈云菱认真地点点头。
“正是如此。再者,眼光要长远。不仅要看到眼前的利益,更要预测市场的变化,比如哪种货物会紧俏,何时进货最为合适。这需要对时局、民生有敏锐的洞察力。”
陈平安边说边从袖中取出一块精致的玉佩,递给女儿:“你看这块玉佩,若是放在寻常市集,或许只能卖得几贯钱。但若是在富贵人家云集的西市,或是作为节日礼品推出,其价值便能倍增。这就是洞察市场的力量。”
陈云菱接过玉佩,仔细端详,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阿耶,我明白了,就像我们要找到最合适的时机和地点,才能让货物卖出最好的价钱。”
“对极了!还有,创新也是经商不可或缺的一环。你可以尝试改良商品,或是创造新的需求,让顾客眼前一亮,自然愿意为之买单。”陈平安补充道,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创新?那是不是就像阿耶教我做的小玩具,虽然简单,但大家都很喜欢?”陈云菱兴奋地问,显然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尝试。
“正是如此,云菱。记住,经商不仅是买卖,更是一场智慧与勇气的较量。只要你用心去学,去实践,定能在这贞观盛世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陈平安抚摸着女儿的头,眼中满是鼓励与疼爱。
总要给孩子们找一些适合他们的心性,也适合他们的人生的一个目标。
人没了理想,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呢?
陈云烨看起来温良,然而,他的志向却不在将作监,而是在朝堂,在这天下。
他从陈平安那里学会了如何治国。
何为治。
何为制。
也学会了很多很多相关的知识点。
仅仅是十岁的年龄,却已经不像是十岁的孩童。
在国子监,就算是一些教授,都要向陈云烨探讨一二。
达者为师。
陈云菱就不一样了。
首先,她是女子。
她不可能进入将作监,也不太能进入朝堂。
那么,她要做的就是为以后的夫家,养着库房。
陈平安知道自己如今的声望很高,若是做某一些事情,也不是不行。
但是有一些风俗,想要直接改变,可不是那么的容易。
如今,大唐在大方向的目标不能动摇。
而让女子进入朝堂,又或者是其他的制度,带来的隐患还是太大了。
陈平安并不想要冒险。
陈云菱学会了商贾之道,也适合她的心性。
只此一点。
也就足够了。
小云琅才出生。
敬晓月和吴依依两个人照看着,还有怜香、惜玉,足够了。
韩慧娘去了账房那边,管理着几个醉仙居的生意,还有琉璃铺子、香水铺子等。
韩幼娘跟在了姐姐韩慧娘的身边,也在学习。
以后,也是要掌管着赵王府的一些商铺的。
不管是张超等原本李世民安排的人,还是韩慧娘、韩幼娘这些人。
陈平安都信得过。
也都给了他们各自负责的职责,打理好整个赵王府,以及赵王府的产业。
当然,如今有了琼州这一个封地,赵王府的资金流也就越来越多,商业模式也不小了。
不过嘛。
陈平安现在还不能说,自己对钱不感兴趣。
毕竟,他现在又有了一个儿子。
说起来。
十岁的陈云烨已经有了一个县子的爵位。
因为陈平安造出来了蒸汽机车,大功劳一件。
李世民就把爵为赏赐给了陈云烨。
以彰显皇恩浩荡。
陈平安已经封王,自然没办法再给他提升爵为。
不然,李世民就要挪一挪屁股,让一点儿位置给陈平安。
不过嘛。
陈平安也不会坐上去。
当一个逍遥王爷没什么不好。
贞观十二年,大唐帝国在李世民的英明治理下,国力强盛,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文化繁荣昌盛。
为了进一步扩大疆域,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李世民在陈平安的建言之下,将目光投向了西南边陲那片未被完全开发的广袤土地,决心以开疆拓土、发展经济、畅通商路为战略目标,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西南大开发,并力推西南丝绸之路的畅通与繁荣。
初春时节,李世民亲自主持了一场盛大的朝会,宣布了开发西南的重大决策。
他深知,要想真正将西南纳入大唐的繁荣版图,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当地的荒芜与落后。
于是,他派遣能征善战的将领程咬金,率领精锐部队,由已经在东南和西南树立了威望的薛仁贵一起深入西南腹地,进行军事征讨与安抚并重的策略。
军队在征讨过程中,不仅平定了当地的叛乱势力,还积极帮助当地百姓重建家园,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种植适宜当地气候的作物,如水稻、玉米、茶叶等,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设立郡县,派遣官员治理,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控制,确保边疆稳定。
随着边疆的稳定,李世民开始着手发展西南地区的经济。
他鼓励中原商贾前往西南,与当地民众进行贸易往来,引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手工业、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同时,利用西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药材、香料等,大力发展出口贸易,为国家财政增添新的增长点。
更为重要的是,李世民提出了开辟并加强西南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李世民命人修筑道路,改善交通条件,增设驿站,保护商队安全,使得西南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活动更加频繁和繁荣。
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原商品沿着这条商路远销海外,而来自天竺、拜占庭的宝石、香料、药材等也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李世民也高度重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他鼓励中原文化在西南地区的传播,同时尊重并保护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
派遣学者、僧侣前往西南,传播儒家思想、佛教教义,同时学习当地的语言、文字、艺术,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此外,李世民还通过联姻等方式,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首领的联系,巩固了中央政权在西南地区的统治基础。
在他的努力下,西南地区逐渐形成了多元共存的文化格局,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为大唐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可以说,李世民以其卓越的远见和非凡的魄力,开启了西南大开发的序幕,为西南地区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南丝绸之路的畅通与繁荣,不仅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更成为了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