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唯美 > 贞观公务员 > 第289章 吃苦是少匠们的必备技能

第289章 吃苦是少匠们的必备技能(1 / 2)

将作监这些被挑选出来的少匠们,在陈平安这一番鼓舞之下,似乎冲劲儿更足了。

    他们的心也已经不在将作监这边了。

    随着琉璃工坊、火霹雳工坊被分出去,如今,这蒸汽机车工坊也要被分出去。

    他们自觉已经掌握了非常高的手艺,应该有一个更好一些的出路。

    将作监这种奖励机制确实很好,拥有了很高的积分,就可以获得爵位了。

    然而,他们的心始终无法做到和其他那些工匠一样,专心致志地做研究。

    故此,陈平安把他们分出去,直接负责蒸汽机车,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儿。

    算得上是双赢了。

    造车坊建好之后,就等着这些人入驻。

    一天时间的人员安排,第二天的工坊人员分配,第三天的机械设备调试。

    第四天就开始进行生产工作。

    流水线作业。

    每一个工坊负责部分零部件。

    等到最后再在一个非常大的工坊里面进行组装。

    效果也确实是有的。

    蒸汽机车的最主要零部件也就是蒸汽机。

    这东西作为蒸汽机车的动力源,有着很多很多精细的零部件,每一个的规格和尺寸都是有着明确的相关规定。

    只要是差了那么一点儿,可能就不匹配了。

一开始,自然会出现这种情况。

    好在,失误的并不是很多,大部分也都能够完成组装,这就是良品率的问题了。

    将作监这边又少了一批算得上是顶尖的少匠,也就又需要去培养一批新的少匠。

    虞昶、长孙涣这些人也就顺利进入了工业园区。

    蒸汽机车已经分出去,以后也就不用研究蒸汽机车,但是蒸汽火车也是时候投入研究了。

    蒸汽机车的成功,也就代表着蒸汽机作为动力机是可行的。

    现在就是想办法,再持续优化,可以让蒸汽机的动力转化做到最大。

    也就是一个蒸汽机可以带动几十吨重的车厢,甚至是更重。

    关键是,这个蒸汽机还不能非常大。

    因为蒸汽机越大,它本身的重量也就越大,产生的动力效率还是会被消耗。

    那么,造的再大也没什么用。

    陈平安只负责在将作监这边做研究。

    而李世民作为大唐的帝王,他就需要在这盛世之时,尽量平衡各方。

    比如,朝廷在岭南开荒,如今又在越州建立了重镇。

    不能只是建造了一个都城,却不去用。

    修建了官道之后,却没什么人行走。

    西域丝绸之路为何那么多人呢?

也是因为大唐的商贾们从这里出关,走过荒漠,可以到达更西北的国度,甚至是到达拜占庭,把他们辛辛苦苦运送的货物,卖出一个好价钱。

    这里有着黑火油,有着金子、银子、玉石。

    这些在大唐可是高价。

    这一来一回,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利益空间。

    不过,若是这西南丝绸之路打通了。

    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商贾们愿意从西南出发,在这里到达拜占庭。

    因为相比较起来,西南之地会更好走一些啊。

    当然,云贵川高原地区,会更难行走,可相比较起来,西南也不全都是高原地区。

    大唐的商贾们已经是闻风而至,打算从这里找一条最适合前往拜占庭的道路了。

    李世民也鼓励这些商贾们去寻找,找到了,他还会主动拨款,修建一条官道。

    用陈平安的话来说,大唐要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那么,大唐也就要打通通往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的第一王朝。

    安东都护府。

    上官仪等人真的是跋山涉水,一路到了这里。

    这一路上。

    也见到了崇山峻岭,也见到了黑土平原。

    直到到达了壤州,才知道,原来这大唐东北的一大片区域,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么荒凉。

    当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啊!

看着从吐谷浑、突厥、西北、河东等地区过来的百姓们在这里开荒。

    上官仪等人也算是明白了,为何大唐邸报上把这里称作是大唐第三大粮仓。

    这里有着很多很多的平原地带。

    虽然在深秋之后,这里非常冷,到了冬天可能更冷了。

    但是只要是种上一季。

    如此广袤的黑土地上,也一定能够有一个非常大的收获。

    大唐的工部一直都在致力于治水,不管是岭南那边的云梦泽,还是这东北的黑土地。

    修建好了水渠,引水灌溉的同时,也能够缩小原本是一片泥沼的土地面积。

    “见过大都督。”

    上官仪等人见到了长孙无忌,连忙施礼。

    如今,长孙无忌被李世民留在了这安东都护府,成为了大都督。

    负责安抚民心,也负责镇压高句丽的那些余孽,更负责建造码头,组建海商商队,前往探寻北俱芦洲的任务。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就带着他们进入了大都督府衙的议事厅,然后让人讲述了如今安东都护府面临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就是兴修水利,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

    并且,为了安抚民心,用的也是以工代赈,但是原本高句丽的皇室以及贵族们的那些钱财,现在分配的差不多了。

    故此,安东都护府这边的库存不多,后续工钱可能也就没办法支付。

    安东都护府这边需要有收入,那么,建造工厂,生产货物,再卖给东瀛,卖给关内,甚至是往北。

只不过,安东都护府这边似乎没什么特产啊。

    至于手工什么的,肯定是不如关内的那些工厂,那些手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他们现在建造工程,再让本地的百姓们去制造、纺织什么的,肯定是比不过关内的那些工人的手艺。

    第二个,就是这码头的建立也需要钱。

    李世民是给了钱。

    只不过,想要建造一个非常大的码头,可不是一点儿钱就能够打发的。

    第三点,也就在于这地方官吏人员的安排上。

    李世民让长孙无忌施行夷人·治夷的政策,也就是主要官员,还是先以本地人为主,副手则是大唐人。

    这样一来,也就不会让本地的百姓们觉得是大唐官吏们在欺压他们。

    大唐的官吏在他们的心中一定是要公道、仁义、正直、清明的光大形象。

    但是人员多了,管理必然也会出现问题。

最新小说: 穿进真假少爷文,我成恋综背景板 六零极品老太:你你还有你跪下! 位面快穿,我有一间小杂货店 闪婚后,被首富全家宠上天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 你出轨在先,我离婚你哭什么 心匣[刑侦] 无敌!开局至高神修为,灭诸神! 穿成哥儿下一秒 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