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唯美 > 贞观公务员 > 第281章 李唐两百八十余年的国祚!

第281章 李唐两百八十余年的国祚!(1 / 2)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黄巢在科举考试落榜之后所写的诗句,若不论他以后所做的那些事,这当时一首励志诗。

    可当黄巢后来做出起义,差一点儿推翻大唐统治的时候,这就成了一首造·反诗。

    陈平安在书中这样写道:黄巢起义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

    起义军转战南北,攻占了多个重要城市和地区,包括长安,并在此建立政权,这直接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起义军的行动使得唐朝的统治秩序受到严重破坏,政府难以有效控制局势,加速了唐朝的衰落。

    在黄巢起义期间,许多原本为唐朝所控制的地区出现了牙将驱逐节度使、自称留后的情况,这导致了藩镇不臣的问题日益严重。

    起义军的活动进一步削弱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使得地方割据现象加剧。

    这种割据局面为日后五代十国的战乱埋下了伏笔。

    黄巢起义对唐朝的经济也造成了重大打击。

    起义军的活动破坏了大量的农田和城市,导致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赋税收入锐减。

    此外,由于战乱频繁,商业贸易也受到了严重阻碍,这使得唐朝的经济陷入了困境。

    黄巢起义不仅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起义军的行动激发了广大农民和底层民众的反·抗·精·神,使得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同时,起义军的流动作战方式也加剧了社会动荡和不安定因素,使得唐朝的社会秩序陷入了混乱之中。

    虽然黄巢起义并没有直接推翻唐朝的统治,但它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和深远影响却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起义军的活动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基础和经济实力,加剧了地方割据现象和社会动荡,使得唐朝已经无法再维持其原有的统治秩序。

最终,在黄巢起义结束后的二十年里,唐朝陷入了藩镇割据混战的困局之中,并最终走向了灭亡。

    这算是陈平安对于黄巢起义的看法。

    所以说,唐懿宗、唐僖宗,这两个号真的是没有取错。

    当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唐玄宗李隆基重用宦官,晚年还要用宦官监军,起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开头。

    以至于后来宦官掌权,甚至是干政。

    想要拥立谁做皇帝,就可以拥立谁做皇帝,想要杀了哪一个不听话的皇子,就可以直接杀了。

    皇帝在这些宦官的面前,一点儿威严都没有了。

    甚至是连尊严都没了。

    皇帝不能用他的帝王术,宦官掌权之后,自然是把朝廷弄的乌烟瘴气。

    大家都想要坐在宰相的位置上,那就要看谁能够巴结宦官,谁能够讨得宦官的欢心。

    而依靠这种谄媚手段上位的宰相,又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宰相呢?

    一个本想要通过科举考试来入仕当官,然后辅佐大唐的读书人,最后硬生生地成为了农民·起义的首领。

    当真是可笑至极。

    而朱温呢,他早年追随黄巢,征战岭南等地。

    黄巢在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后,朱温先后任东南面行营先锋使、同州防御使,与唐朝军队交战。

    中和二年(公元882年),朱温以同州防御使降唐,归附唐军王重荣、杨复光部,被唐僖宗任命为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后升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

    后在中原之地,与李克用、时溥等一起镇压黄巢,并招降黄巢余部。

黄巢死后,朱温以汴州为基地,继续扩张领土。

    先后击败秦宗权、朱宣、朱瑾等军阀势力,取得河北三镇的控制。

    又与李克用、李茂贞争夺对唐昭宗的控制权。

    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朱温为控制朝政,取得对唐廷的完全掌握,谋弑唐昭宗,改立唐哀帝,诛杀宦官及大唐忠臣。

    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温废黜唐哀帝,建立梁朝,改元开平,定都汴州,史称后梁。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野心勃勃,跟在黄巢后边,捡了一个最大的漏,让大唐亡了国的人,最后却又因为皇权,被自己的儿子给杀了。

    好像,只要是涉及到皇权这个最高权柄的时候,都是父杀子、子杀父、兄杀弟、弟杀兄,又或者,被别人所杀。

    大家为的,仅仅是坐在那个位置上。

    可是,这个位置就好像是有了诅咒一样,你通过杀了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得到了这个位置,那么,你也可能会被另一个想要夺得这个位置的人所杀。

    就比如朱友珪,最后还不是被想要夺位之人给杀了吗?

    大唐亡了国。

    唐史差不多也就到了这里。

    至于后唐,那已经算不上是唐朝史了。

    李世民最近的心情还是很好的。

    亲征高句丽,完成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战,也是最辉煌的一战。

    面对高句丽、突厥、东瀛三方联盟大军而不落下风,还能够步步为营,最后决战定胜负。

    可以肯定地说,这一战必然要在史册上大书特书。

    并且还会记载的非常详细。

因为当时跟随大军一起的大学士,学子们非常多,他们用他们的笔杆子写下来了这一场辉煌的战争。

    故此,史册上对于这一次的战争的描述,就不会是那么的苍白或者是简短。

    当然,还有一件更让李世民开心的事情,那就是长孙皇后依然坐镇后宫。

    小兕子没有在她孩童之时,就失去了母爱。

    他也没有失去这位陪伴了这么多年的糟糠之妻。

    长孙皇后的身体调养的还算是可以,再加上,还经常坚持锻炼。

    就是还会有一些隐疾,还会在秋冬之后咳嗽不止。

    但是最起码,长孙皇后现在还陪在他的身边。

    还有,贞观十一年的五年规划已经定下来了,一切都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他还把一些重要的国政丢给了李承乾,让年轻气盛的李承乾去施为。

    这肩上的担子自然也就轻了很多。

    听到郭安通报,说是陈平安觐见,顿时更高兴,一边让人准备好了青茶,拿来了象棋,一边开口道:“宣!”

    李世民已经把棋盘摆好了。

    就等着陈平安来,陪着他下下棋。

    这些年来,也不知道怎么了。

    李世民单独召见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徵等人商讨国政,似乎就是商讨国政,从来不涉及其他的一些内容。

    就算是涉及到一些内容,也还是国政,比如皇太子李承乾的相关话题。

似乎一直都保持着君臣之间的关系。

    也很少和他们追忆往昔。

    似乎那段时光,也没什么好回忆的。

    又或者说,李世民并不太喜欢和长孙无忌等人讨论这一些话题。

    总有一种沉重感,也有一种违和感。

    也只有和陈平安在一起的时候,他才是真正放松的。

    李世民也更喜欢一边下着棋,一边和陈平安交谈。

最新小说: 闪婚后,被首富全家宠上天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 你出轨在先,我离婚你哭什么 心匣[刑侦] 无敌!开局至高神修为,灭诸神! 穿成哥儿下一秒 0852 软骨 长城守夜人,签到八十年,人族当兴 霸总特助拒绝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