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唯美 > 贞观公务员 > 第276章 问政!

第276章 问政!(1 / 2)

陈平安愣了一下。

    都这个点儿了,陛下怎么还有精力召见自己?

    从上午一直到这华灯初上,都一直在举行着各种庆功活动呢。

    不过,陈平安很快就想到了,李世民之所以在这时候召见自己,应该是在皇宫中看到了那么多的电灯。

    这本来就是给李世民的一个惊喜。

    只不过,忙了这么长时间。

    后面的期待感,也不知道为何,会慢慢地降低了。

    从脚踏车轮的机械动力,再到风箱的风力动力,再到如今的蒸汽机。

    可能,自己已经从蒸汽机的创造发明出来这个伟大成果上,已经获得了成就感。

    故此对于李世民见到电灯会如何,也不是那么的期待。

    不过嘛。

    怎么说,这位也是李世民啊!

    期待感又上来了。

    陈平安转身跟着郭安一起走进了大殿。

    李世民正坐在电灯旁边不远,看着手中的奏章。

    见到陈平安进来,也没放下。

    “坐吧。”

    李世民只是瞄了一眼,就继续看书,开口对陈平安说道。

陈平安就坐在了李世民的身边。

    等到郭安端上来了茶具。

    他也自然而然地伸手,开始泡起茶来。

    旁边不远处,火炉子烧着锅炉,锅炉的蒸汽通过大气压强,从细小的铜管里面喷出来,吹动着风轮,风轮带动了转子,最后产生了电流。

    只需要有两个人在旁边守着,不能让火小了,或者是太大了。

    还要有一个人注意水箱的水量,不能太少了,也不能太多了,还有设备的维护。

    不需要人蹬着脚踏,也不需要人使劲儿拉动风箱。

    相对来说,确实是轻松许多。

    再加上,蒸汽机产生的动力更大,电流也就更强,点灯也就更亮一些。

    这个蒸汽机的大小,产生的动力大小,也都是经过了很多次实验。

    最后得到的这个大小的蒸汽机,用来给钨丝点灯提供动能。

    只不过,没办法制作氮气。

    这样就可以给这个灯罩里面充入氮气,让钨丝灯芯更加稳定一些。

    茶泡好了。

    陈平安放在了李世民的手边。

    李世民伸手拿起来,直接一口闷。

    陈平安又续了一杯。

李世民又拿起来,一口喝了。

    陈平安见此,继续续杯。

    李世民这才放下书籍,拿起茶杯,放在了嘴边,先是闻了闻,最后才喝。

    “离开京师五个月了,我还是喜欢喝你泡的茶。”李世民开口道。

    陈平安回道:“多谢陛下赏识。”

    李世民斜眼看了一下陈平安,“怎么,五个月不见,和我生疏了?”

    陈平安笑着道:“若是生疏了,陛下何处来的茶的味道,可能就变了。”

    李世民也笑了。

    然后,看向了那电灯,问道:“这电灯灯芯的量产如何?”

    陈平安介绍道:“在江南道的虔州有着好几处钨矿石,这个钨矿石经过了冶炼,就能够得到钨丝。”

    “钨丝通了电之后,电流达到了它的熔点,它就开始融化,但是又不会升温,所以一直处于这种熔点状态,也就是发热发光。”

    “一般的金属丝发热之后是红色光芒,而这个钨丝发热之后是黄·色光芒。”

    “相对来说,人肉眼可以接受的普通光,除了白色就是这个黄·色。”

    “这三种光芒,陛下都看到过。”

    “臣带过来的点电灯的灯芯叫做发光二极管,那是真正的高科技,需要有着化学反应,还要有封闭空间的技术。”

    “现在的工艺水平还没办法做出来,五年、十年,甚至是可能百年也都没办法做出来。”

    “至于红色光芒,容易伤眼睛,其效果还不如油灯呢。”

    “在千年之后,第一次被推广的电灯灯芯就是这个钨丝,乃是……。”

陈平安提起了爱迪生。

    这位是发明家也是商人。

    以商业的模式来促进发明创造。

    毕竟,不管是中原人还是西方人,只要是人,都会热衷于功名利禄。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却也是一位合格的商人。

    李世民闭着眼,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微微侧躺着,听着陈平安讲述爱迪生的一生。

    前半段很励志,有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后半段却又有一种人成长到了那个阶段,其身份的提高、心智得到了历练,思维也更为开阔,眼界也得到了提高,做的事情也更着眼于未来。

    陈平安也觉得这种鸡汤其实很适合大唐,都有着现成的典范。

    比如……马周。

    马周起于微末,身份低微却坚持用功读书,怀才不遇多年,却还能够一直坚持读书,坚持心中的初心,一直遇到了陈平安的举荐,才有了施展自身抱负的机会。

    西方有一个爱迪生,大唐就有一个马周。

    李世民点了点头。

    “确实是需要典范,我还记得你以前说过呢,大唐邸报上面也要报道一些正能量。”

    “让百姓们看到的都是励志、先苦后甜、孝道、仁义……,有了这些典范,这些榜样,百姓们会慢慢地以这些人为准则行事。”

    陈平安道:“是的,我们还可以建立一个感动大唐十大人物。”

    “还可以建立大唐十位道德模范。”

    “还有三好家人。”

“有了这些榜样,百姓们才会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也会学着去做好事。”

    “佛门和道门的引导是其次,不能以他们为主,这样就容易给了他们发展的机会,百姓们都学着他们的教义了。”

    “若是能建立感动大唐十大人物,以大唐邸报为准则,以陛下亲自嘉奖这些人为准则。”

    “那么,百姓们就会认可官府,认可朝廷,而不是认可佛门和道门。”

    李世民再一次点头。

    很多事情,不说不明。

    这些,可能在千年之后早已经存在了。

    陈平安之所以现在想起来,说了出来,可能也是正好聊到了这一方面的内容。

    不然,早五年前提出来,随着大唐邸报的面世,这些建言也一同说出来,岂不是早就做了?

    李世民早就清楚这一点。

    陈平安也是一个生活在千年之后的人,只不过,他接受了很高的教育,知道的也就更多一些。

    可也正因为如此,他的知识点就多和杂。

    许要他们慢慢地交流。

    李世民又问道:“即将又是一个五年规划,你可有什么想法?”

    对于吐蕃、吐谷浑、突厥、高句丽、东瀛等周边的番邦,其规划一直都在。

    不管是薅羊毛,还是说移民政策,又或者是打压和拉拢。

    这些个政策一直都在。

    还有今后对高句丽和东瀛的政策。

在李世民亲征之前就已经进行过商讨,建立码头,步步为营,融合和教化。

    不过,这不过是对外的规划。

    大唐还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

    要有一个大方向要走。

    第一个五年规划,打败了突厥,洗刷了渭水之盟的屈辱,同时,让大唐休养生息,建立丝绸之路,扩大了外销。

    第二个五年规划,大唐打败了吐蕃、吐谷浑,甚至是高句丽、东瀛和突厥的联盟,彻底成为了这神州大地上最强大的国家,成为了真正的天朝上国。

    以后,这周围的番邦只会老老实实,甚至是被大唐的商贾们给吃干抹净。

    至于史册上那些大大小小的战争,恐怕很难发生了。

    除非……对方也拥有了制作霹雳炮的能力。

    只不过。

    军器监的一个工坊以后肯定是要对霹雳炮进行改良,制作出来第二代霹雳炮。

    用陈平安的话来说,那就是永远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如今,即将进入第三个五年规划。

    大唐该怎么走?

    也是摆在李世民面前的一个重任。

    只有这个规划出来了。

    摆在了朝堂之上。

由文武百官们商讨出来,定下计策来。

最新小说: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 你出轨在先,我离婚你哭什么 心匣[刑侦] 无敌!开局至高神修为,灭诸神! 穿成哥儿下一秒 0852 软骨 长城守夜人,签到八十年,人族当兴 霸总特助拒绝007 重生后我成了前任的小婶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