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唯美 > 贞观公务员 > 第262章 想让李世民离开京师

第262章 想让李世民离开京师(1 / 2)

李世民想要御驾亲征,讨伐高丽。

    这似乎正中某一些人的下怀。

    却也引起了朝中不少大臣们的反对。

    御驾亲征可不是开玩笑的,万一有个什么意外,可能就是天大的笑话。

    大唐这些年来树立起来的威望,可能都会一下子垮掉。

    听到李世民想要御驾亲征,魏徵第一个就不答应,这件事情真的是超出他忍耐的范围了。

    天子不立围墙之下。

    如今,大唐的天可汗已经不需要再御驾亲征,用军功来获取威望。

    他只需要坐镇京师的皇宫,坐在这九五之尊的位置上,好生地治理天下。

    大唐必定还是依然能够威震四海。

    “陛下!”

    “臣魏徵,谨以微末之见,冒昧上陈,愿陛下俯察臣心,三思而后行。闻陛下欲御驾亲征高丽,臣心忧如焚,不敢不言。”

    “高丽之地,远隔山海,风土异俗,民情未附。自古征伐,非但恃勇力之强,亦需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全。今我朝虽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然连年征战,国库渐耗,士卒亦需休养生息。陛下若轻动干戈,远赴异域,恐非万全之策。”

    “其一,陛下乃万乘之尊,天下安危所系。亲征高丽,一旦有失,不独陛下龙体安危难测,更将动摇国本,使天下人心惶惶。陛下应以社稷为重,万民为念,勿以一时之愤,轻忽国家长远之计。”

    “其二,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丽地势险要,民风剽悍,加之其山川形胜,利于守而不利于攻。我军长途跋涉,水土不服,势必疲惫不堪。若遇敌顽抗,胜负难料,徒损国力,无益于边疆安宁。”

    “其三,陛下乃英明之主,当广开才路,使贤能之士各展所长。今若亲征,则朝中政务必有所疏,百官或将无所适从。且陛下亲临前线,指挥调度,虽显圣明,然亦有可能因战局瞬息万变而难以兼顾帛。高丽虽未宾服,然若我朝能以德服人,广施恩泽,使其民心悦诚服,则高丽之地自然归心。此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策也。”

    “故此,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勿以亲征高丽为念。当务之急,在于内修政理,外结与国,使国家富强,百姓安乐。调兵遣将、运筹帷幄、步步为营,方为上策。望陛下明察秋毫,纳臣之谏,以安社稷,以慰苍生。”

    魏徵站出来了,这御史台的官吏们也都站出来了。

一个一个都说了几个劝阻李世民御驾亲征的建言,就是不想李世民真的带着大军,去打高丽。

    留下一个太子在京师监国,从而影响到了现在好不容易保持的安稳。

    说白了。

    现在已经算是过上了好日子。

    大家都不太想要再回到以前,过着苦日子了。

    再加上,李世民坐镇京师,他们还是按照如今这一套已经形成的朝堂规则做事儿。

    打高丽?

    那是武将们那边的事儿。

    只要是陛下还在京师,他们就还能继续谋划。

    李世民一旦离开了京师,权力中心就要跟着李世民一起走,并且还会以武将那边为重。

    这些人自然不答应。

    而就在这时候,在御史台那边的大臣们站出来强烈反对,朝堂之上,几乎只有御史台那边的声音的时候,长孙无忌站出来了。

    “陛下圣鉴!”

    “臣闻高丽莫离支盖苏文弑主自立,残暴无道,欺压百姓,侵暴邻国,且公然违抗陛下诏令,实乃天下之大恶。臣以为,此等行径,若不严加惩治,必将有伤陛下天威,亦将危及大唐边境安宁。”

    “陛下自即位以来,文治武功,威震四方,四海之内,无不臣服。然高丽之事,非比寻常,非但关乎我大唐颜面,更关乎边疆稳定与百姓安宁。隋炀帝三征高丽而未能成功,非其兵力不济,实乃战略失当,民心不附。陛下英明神武,必能鉴往知来,避免重蹈覆辙。”

    “臣深知陛下御驾亲征,乃是非常之举,然亦有其必要之处。盖苏文狡诈多端,若仅遣将出征,恐难以速胜,反易使其有隙可乘,迁延日久,必将耗费国力,动摇民心。陛下亲征,则能鼓舞士气,彰显我大唐必胜之决心,使将士用命,万众一心,定能速战速决,平定高丽。”

    “再者,陛下亲征,亦能震慑四方,使周边诸国知我大唐强盛,不敢轻举妄动,从而维护我大唐之长远利益。陛下圣明,必能洞察此中利害关系,作出明智之决策。”

“臣虽年迈,然愿随陛下出征,以尽犬马之劳。愿陛下采纳臣之谏言,御驾亲征,讨伐高丽,以正天威,以安民心,以定边疆。如此,则大唐之基业可固,陛下之英名可传于万世。”

    什么天子不立围墙之下?

    区区一个高丽罢了。

    就算是再加上一个东瀛,还有一个突厥,那又如何?

    大唐早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大唐。

    霹雳炮的威力,在对战吐谷浑的时候,就已经名传天下,世人皆知。

    现在,大唐东征高丽,不仅仅是打败已经有了不臣之心的盖苏文,更是要为大唐正名!

    隋炀帝三征高丽而亡国。

    大唐则是只需要一次,就可以打的高丽俯首称臣。

    如此一来。

    谁是正统,可见一斑。

    大唐的天可汗和那隋朝的圣人可汗,谁更胜一筹,谁更强一些。

    自然也能有个说法了。

    大唐的天可汗,那是打败了突厥、吐蕃、吐谷浑、高丽之后,让他们不得不臣服于大唐。

    天可汗是打出来的。

    圣人可汗那是他自封的。

    长孙无忌了解李世民,自然也会站出来支持李世民。

    他站出来支持。

也就有人连忙跟上了。

    毕竟,这一场战争,也有着他们的幕后推动,本来只是想要看一看,能不能借此机会,找到霹雳炮的法子。

    如今,李世民要御驾亲征,就可能抽走京师大部分的人手。

    那么,他们就更方便去找了。

    所以,自然是非常支持李世民御驾亲征,赶紧带着人离开京师吧!

    朝堂之上,很快就吵成了一片。

    成了菜市场。

    陈平安也在其中,一言不发。

    这个场面倒是很长时间没看到了。

    不容易啊。

    他也无法理解,明明五月份的时候,还那么忧心忡忡,担心长孙皇后的身体。

    却在四个月后的现在,想要御驾亲征。

    心情好像是一时好,一时坏。

    不过,现在的李世民也才三十七岁,差不多是他的人生的精力最充沛的时候。

    他想要在这期间,做一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功业,也是可以理解的。

    说到底。

    霹雳炮给了他很大的底气。

史册上,他东征高丽也算是成功了,没有像是前朝隋炀帝那样因此而亡了国。

    这就算是成功。

    但是,高丽后来还是回复了元气,还是霸占着东北之地,甚至是还侵扰东北边关之地,让后来的李治不得不想办法,出兵高丽。

    李世民想要一劳永逸,和突厥、吐蕃、吐谷浑一样,让高丽彻底的臣服。

    大唐的商队、官吏、军队等可以随意出入。

    按照陈平安所画出来的地图,高丽距离东瀛是最近的,那就可以从高丽直接到达东瀛。

    把高丽当做是前往东瀛的码头,岂不是更方便了营州、幽州、冀州等地的发展?

    拿下一个高丽,养活了山东、河北、河南等地。

    这就是一个非常划算的买卖。

    这道理不辩不明。

    李世民也是悠哉地坐在高坐上,安静地看着长孙无忌和魏徵等人吵成一片。

最新小说: 穿进真假少爷文,我成恋综背景板 六零极品老太:你你还有你跪下! 位面快穿,我有一间小杂货店 闪婚后,被首富全家宠上天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 你出轨在先,我离婚你哭什么 心匣[刑侦] 无敌!开局至高神修为,灭诸神! 穿成哥儿下一秒 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