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唯美 > 贞观公务员 > 第235章 监国太子

第235章 监国太子(2 / 2)

    父皇曾经说过,内事不决问房玄龄和魏徵,外事不决问李靖和李勣。

    李承乾如今就借着这个机会,虚心向房玄龄、魏徵等人请教。

    也算是表达了自己对这些大唐老臣们的敬重,还有器重,也释放出来一个信号,更是拉进了君臣之间的关系。

    然而,监国并非易事。

    面对繁重的政务和复杂的局势,李承乾也时常感到力不从心。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职责与使命。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储君。

    李承乾身着太子服饰,端坐在书房中央,眉宇间透露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与智慧。

    他深知,作为未来的储君,不仅要精通内政,更要对边疆事务有独到的见解。

    而李勣,这位历经沙场、战功赫赫的老将,则以其丰富的军事经验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成为了李承乾此次请教的不二人选。

    “李公,”李承乾缓缓开口,声音温和而有力,“父皇时常教导我,治理国家需内外兼修,对于番邦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然我虽有心向学,却苦于经验不足,故特请将军赐教。”

    李勣闻言,站起身来,拱手行礼道:“太子殿下言重了。老臣虽粗通武艺,但在治国理政上,还需殿下多多指教。不过,关于番邦管理,老臣倒有几点浅见,愿与殿下共同探讨。”

    “请公直言。”李承乾微微颔首,目光中闪烁着期待。

“首先,番邦之地,风土人情与我中原大异其趣,故在管理上,需以‘和’为贵,尊重其习俗,方能得其民心。”李勣沉声道,“昔日汉武帝虽开疆拓土,但亦因过于强硬而引发诸多边患。我朝应吸取前朝教训,以怀柔为主,辅以必要的军事威慑,方能确保边疆安宁。”

    李承乾点头赞同,继续追问道:“那么,在具体实施上,又该如何操作呢?”

    “殿下可对此番前来大唐,参与国丧的那些使团,接见慰问一二,以作赏赐,拉进关系。”李勣回答道,“同时,对于番邦的贡品与赏赐,亦需拿捏分寸,既不可过于吝啬,以免失了朝廷体面;亦不可过于慷慨,以免助长其贪婪之心。”

    “将军所言极是。”李承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不过,我还有一事不明。若番邦之间发生纷争,我朝又该如何应对?”

    “此事需视情况而定。”李勣解释道,“若纷争较小,我朝可居中调停,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若纷争升级,有危及我朝边疆安全之虞,则必须果断出手,以雷霆万钧之势平息战乱。但无论何种情况,我朝都应秉持公正立场,不偏不倚,方能赢得番邦的尊重与信任。”

    一番讨论下来,李承乾对番邦管理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他深知,作为未来的皇帝,自己肩负着维护国家统一与边疆安宁的重任。

    而李勣的这番话,无疑为他指明了方向,让他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坚定与自信。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承乾的监国生涯逐渐步入了正轨。

    他不仅在政务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还在朝臣中树立了极高的威望。

    他的才华与努力得到了父皇李世民的认可与赞赏,也为他日后的登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李世民在大安宫旁的一处山水庄园处,于竹海中悠然的看着一本书。

    郭安战战兢兢地走进亭子,目光瞅着地面,不敢往李世民刚刚放下的书卷上看。

    李世民道:“李元昌等人可有什么动静?”

    郭安连忙道:“回陛下,诸位王爷都安分地守在那边,未曾有什么异动。”

    李世民笑道:“他们当初可是连前来礼丧都不敢呢!”

    郭安连忙低头,不敢接话。

这个话题,他若是胆敢接了,可能也要去守皇陵,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李世民道:“他们失去了依仗,担心朕会翻脸不认人。”

    他在自言自语。

    因为史册上,李元昌等人的所作所为,当真是让他愤慨不已,也是嫌弃李渊的宾妃所出的那些兄弟们。

    一个一个,都是酒囊饭袋!

    【贞观十六年,李承乾刺杀李泰失败,联合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陈国公侯君集,图谋不轨,事情败露。在唐太宗的苦心保全下,废为庶民,流放于黔州。】

    这是史册上清清楚楚记载着的事情。

    李元昌这人。

    李世民都有一些不想留着,让他逍遥快活了。

    就好像是武氏一样。

    武氏不死,他寝食难安。

    李世民又继续道:“吐谷浑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郭安道:“慕容伏允似乎想要另立太子。”

    李世民冷哼一声,道:“贼心不死!”

    上一次。

    他用了一招借刀杀人,用吐蕃的大军,消磨了慕容伏允的亲军。

    那一战,慕容伏允差一点儿被杀。

好在,大唐及时出兵解围,还反杀了吐蕃的大军,在吐谷浑之地,吞下了吐蕃几万大军,以至于吐蕃元气大伤。

    吐谷浑也是同样元气大伤,不过,因为大唐要发展西域丝绸之路。

    吐谷浑作为这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自然也跟着喝了口汤。

    这些年,又恢复了过来,成为了西域之地最强。

    回鹘、契苾、党项等,都不是吐谷浑的对手,以至于慕容伏允又有了不该有的心思。

    李世民瞅了一眼低头无语的郭安,无趣的挥挥手,就让他退下了。

    等到郭安走了之后,李世民才又轻声道:“看来,吐蕃的一场惊天霹雳,还是没有让你们清楚地认识到,这个时代已经变了。”

    “大唐之火药,必定能够开天辟地!”

    李世民要表达着自己的孝心,要让所有人看到,他和李渊已经和解了。

    李渊对于玄武门之事也释然了。

    而他,也不是逼宫之后,得到的皇位。

    他的皇位来自于李渊的亲手相传!

    不吃不喝,忧伤不已,不理朝政,表演的成分肯定也是有的。

    让李承乾监国,也是正好合时宜。

    李世民打算看一看,在这一湖面之下,又有多少的波澜。

    ……

    汉王李元昌、曹王李元景等一干李渊的儿子们,这段时间的吃喝拉撒睡,都在偏殿。

    是半步都不敢离开啊。

因为在他们看来,李世民对他们是真的狠。

    汉王李元昌的封地按理说,应该在汉中的益州等地吧?

    结果,李元昌的封地在黔州东南,那边算得上是蛮荒之地了,是他一个亲王能够住的地方?

    封地偏远也就罢了。

    还派来了监督的官吏。

    监督也就罢了。

    还让李道宗来打他的板子!

    他可是李渊的儿子,是李世民的弟弟啊!

    他是大唐的汉王啊!

    竟然被打板子了。

    简直是奇耻大辱!

    可惜,李元昌也不敢反抗。

    而曹王李元景也不必说了,武德三年被封为赵王,结果又被改封为曹王,封地在营州。

    这种苦寒之地,他是一刻都不想呆。

    可是,也没法反抗。

    只能忍气吞声,不敢叫唤。

    如今,李渊又病逝了,他们的依仗也没了。

以后岂不是任由李世民拿捏?

    “六哥,呜呜……。”李元昌哭着,说了说自己在黔州的遭遇。

    李元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他在营州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元昌,你六哥我在营州的日子,也不好,那等苦寒之地,冬天经常冻死人。”

    “滴水成冰啊,在外面尿个尿都能把那玩意儿给冻伤,你六哥我一到冬天,就不敢出去。”

    “还是这长安好啊。”

    兄弟两人也就只能是在茅厕里面,互相安慰了。

    宫中到处都是李世民的眼线,他们是不敢有一点儿失礼之处,害怕那板子又落下来了。

最新小说: 位面快穿,我有一间小杂货店 闪婚后,被首富全家宠上天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 你出轨在先,我离婚你哭什么 心匣[刑侦] 无敌!开局至高神修为,灭诸神! 穿成哥儿下一秒 0852 软骨 长城守夜人,签到八十年,人族当兴